《日常對話》是一部誠實、勇敢的紀錄片,它直指生命因錯陽差帶來的傷痕,母女傷痕累累,不是因為性向,而是「女大當嫁」的思維,害苦了丅媽媽,所嫁非人,連累了女兒,間接造成導演黃惠偵接近半生的誤會,「我的媽媽是不是不愛我?」
但電影並非全是悲傷的,有百轉千折、不願明說的幽微心情,也有令人莞爾ㄧ笑的幽默橋段,不尋常的家族故事也蘊含了我們的日常,在跟著哭過、笑過後,撥雲見日,傷痕開始癒合,疤會漸漸的淡了,套一句平路在《袒露的心》寫的話:「你告訴自己,糾結的已經過去了,今後每ㄧ刻,你都該當歡喜。」
即便我深深被這部紀錄片所感動,但老實說,我不願二刷《日常》,因爲這樣的情感於我而言太切身了,實在不想再面對,但這部片絕對值得看一回。它的前身是短板30分鐘的《我和我的T媽媽》,有人問,上映的長版紀錄片和短版有什麼不同?有影評人說它會在台灣電影占有一昔之地,長版剪出和短版《我和我的丅媽媽》不同的縱深,我信了。
人為什麼要旁觀他人之痛苦?自私點來説,無非是照見自己的苦痛,從他人的經驗,找到自己撐下去、甚至改變的力量,如果療癒了自己,有餘力伸出援手,那就太好了,就像導演旁觀自己和媽媽的痛苦,拍出了《日常對話》,療癒了自身,也給他人力量。
https://youtu.be/e9llG1Yo6-Q
留言討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