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大佛普拉斯》最佳男主角,旁白黃信堯?

《大佛普拉斯》(The Great Buddha+)堪稱今年國片之光,在台北電影節斬獲百萬首獎等五大獎,更入圍金馬獎最佳劇情片、導演、男配角、攝影等十項大獎,但我好像可以理解,為什麼明明《大佛普拉斯》兩位男演員表現絕佳,就是無人入圍金馬獎的最佳男主角,因為身兼導演、編劇、旁白的黃信堯,才是本片的最佳男主角。

View Post

Share

《報告老師!怪怪怪怪物!》霸凌的食物鏈:怪物如何誕生的?

從來沒有想到有一天,我會推薦九把刀的電影。九把刀執導的第二部電影《報告老師!怪怪怪怪物!》,宛如《屍速列車》和《告白》的綜合體,電影以驚悚元素包裝,深入霸凌情境,劇情黑暗,幾乎沒有溫情,完成度很高,劇本、演員、特效幾乎無可挑惕,在驚悚中還能營造一絲喜感,可能會成為今年台灣最成功的類型電影。究竟是怪物可怕,還是欺負怪物的人可怕?在不是霸凌人、就是被霸凌的環境下生存,想要不變成怪物,談何容易。

View Post

Share

《醉•生夢死》呂雪鳳樹立「負」能量台灣媽媽形象,精湛演出值一座金馬!

張作驥新作《醉•生夢死》(Thanatos, Drunk)在颱風蘇迪勒來襲這天上映了。父親節這周很多強片上檔,有口碑場就一票難求皮克斯新作《腦筋急轉彎》,主打青春懷舊有大賣之勢的《我的少女時代》,彭于晏、始源掛帥的單車電影《破風》。這幾部我只剩《破風》還沒看,我超愛彭于晏,但如果風強雨大只能選一部電影來看,我誠摯地推薦,去看《醉•生夢死》吧!原因?就是呂雪鳳。

View Post

Share

《風中家族》「不老連長」楊祐寧的漂泊旅程

曾拍出《看海的日子》、《無言的山丘》的金馬獎導演王童,73歲的他,相隔多年再拍劇情長片《風中家族》!劇情描述1949年國民黨在中國兵敗如山倒,伙頭兵順子(李曉川飾)、小范(胡宇威飾)帶著負傷的連長盛鵬(楊祐寧飾)逃難,戰亂中撿到一個孩子,三個奶爸一個娃,呂布字奉先也有三個爸,小孩的名字就取名「小奉先」!他們四人離鄉背井,一同飄洋過海到台灣,劇情橫跨六十年,他們歷經悲歡離合,但最叫我想不透的是,怎麼連長楊祐寧都不會老啊 XD。

View Post

Share

《天台》李心艾配音+怪尾=令人出戲


《壹週刊》17日報導,周杰倫編導演的《天台》疑似向印度電影《如果,愛在寶萊塢》(影評點此)「致敬」(暗示抄襲)。我看過《如果》,也去看了《天台》,憑心而論,除了週刊列舉的例子(最像的就是男主角都站在天橋上,看女主角的廣告看板思春一幕),這兩部電影在劇情、美學、歌舞設計上,本質上都不太一樣,不致於有抄襲之嫌。《天台》在台票房失利,是電影本身的問題,最大敗筆,是女主角李心艾的配音。 

李心艾明星氣質出眾,論演技,她有做好花瓶的本份,可惜配音完全出賣了她,她一說話、一嬌笑完全讓人出戲!讓人不禁納悶:「她平常說話就這樣假嗎?」該配音缺乏抑揚頓措和感情起伏,平板無趣至極,極容易讓人出戲,加上她的音調偏高,更惡(強)化了以上缺點。

有人拿李心艾的配音和在《阿嬤的夢中情人》演孫女的李亦捷相比。的確,李亦捷的音調也偏高,但她的聲音是有戲有起伏有感情的,拿倆人相比,太小覷李亦捷。再論聲音,《天台》集結兩岸三地演員,說話腔調各不相同,至少有台灣腔、香港腔和北京腔,雖是南腔北調,但在《天台》的架空故事下並不突兀,反而凸顯出角色的特色。不客氣地說,李心艾的聲音,是整片最突兀的存在。

誠如很多人所說,《天台》美術設計(服裝、場景)獨樹一格,復古又很有味道,歌舞設計很出眾,和劇情配合相得益彰,可以說是靠歌舞帶動劇情往前進,武(舞)打令人眼睛一亮,電影原聲帶值得一買,還可配合Youtube影片回味各橋段。

該片另一可觀之處,就是配角、客串群們的演技了,生動自然、各司其職,喜劇節奏拿捏得很不錯,曾志偉和納豆演父子實在絕妙,鍾鎮濤戲中欠錢引人聯想,男主角和死黨們的插科打諢是一絕,值得一看。

稍嫌可惜的是演反派紅毛的黃懷晨,但不怪他,他和王學圻對戲多,演技高下立判,非戰之罪。王不威而怒,舉手投足都是戲,連被刺死了面無表情,都吸住觀眾目光到最後一刻。相較之下,黃懷晨的演技就太八點檔了,紅毛成了逞兇鬥狠、毫無魅力的反派。

《天台》的愛情,很浪漫但不動人,最後結束在老年版的心艾(傅藝偉飾),在攝影展上看浪子膏的年少屌照,另一邊,坐著輪椅的老年版浪子膏(姜大衛飾)突然出現了!兩人彷彿命中註定,相視一笑……。看到這裡我不禁三條線,浪子膏和紅毛對決落海後,小情侶是從來沒有見過嗎?他打撈上岸送醫瘸腿,她會不知道?還是中間兩人又經歷過什麼,導致分別多年?

電影可以不演出這幾十年的滄海桑田,可以留給觀眾想像空間,但不該讓人帳二金剛摸不著頭腦,冒出這些疑問,這是一種觀影的干擾。我腦補兩人後來的發展,比如階級、貧富差距終究分隔了兩人,比如他因為瘸腿不想連累她而離開,但不論是哪一種,都和《天台》前半傳達出的歡樂、後半的悲壯格格不入,這是失敗跳痛的留白,《天台》的愛情變得很尷尬。

《天台》至少拓展了台灣觀眾的眼界,以後觀眾對歌舞片的接受度可能會提高。說實話,論歌舞創意,寶萊塢的歌舞片比起《天台》,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,論劇情,就算老梗會有新意,舊瓶會裝點新酒,就拿這次被比較的《如果,愛在寶萊塢》,它非常好看也非常老梗,但老梗從來不是問題,高明的編導是,就算觀眾知道它梗很老,經由縝密出色的設計,挑剔的觀眾仍會心甘情願被打動。可惜,《天台》並沒有打動我。

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

Share

《女朋友。男朋友》條條又框框,友誼如何長存

《女朋友。男朋友》把理想、純真與慾望匯聚於時代洪流中,淬鍊出超越愛情與時代的嚮往與掛念,難能可貴。電影述說兩男一女的愛情故事,把阿仁(鳳小岳飾)、阿良(張孝全飾)與美寶(桂綸美)三人難分難解的關係,融入台灣解嚴前、後的校園氛圍,接著他們步入社會,有了不同的人生經歷,三人在放手與糾纏之間,一股超越愛情的情感油然而生。

電影橫跨台灣歷史三十年,難能可貴的是,1990年的學運場景在電影中亮相。在中正廟前,野百合學運的學生們,高舉自由民主的大旗,靜坐、吶喊、疾呼,電影對這段的處理,明目張膽毫不隱晦,導演想必沒太想進軍中國市場吧?!在兩岸合拍、進軍大陸漸成趨勢時,我敬佩這份用心。

鳳小岳飾演的阿仁,是個可愛的角色,自由民主口號,一路走來喊得最大聲的就是他了,從他的生命歷程,除了一窺政治自由的解放,也透視了個體自由的限度,擺脫了威權體制的牢籠,阿仁走進另一個甜蜜的框框,成家立業當爸爸,親情難捨,他再也無法隨心所欲了。這不是悲歎,而是現實。

《女朋友。男朋友》說到底是愛情片,但訴說的情感不只愛情。有一種情感,經年累月藏在心中,它很重要,有慾望和嚮往,但經過時間的淬鍊,感情更純粹,美寶與阿良的關係,正是如此,他們有相似的選擇與人生經歷,彼此逐漸理解、互相扶持,他們是其他人的女朋友、男朋友,但兩人的情誼,豈是男女朋友可以界定?

超越了愛情,不純是友情,於是「友誼長存」,成了電影最佳註解。


●精采預告(上映日:八月三日)

Share

《不一樣的月光》尋找莎韻,尋找原鄉

《不一樣的月光》是南澳泰雅族導演陳潔瑤的第一部電影,說的是自己故鄉流傳已久的故事:莎韻。

天資聰穎又美麗的原住民少女莎韻,渡河送日本老師下山,不幸被激流沖走,香消玉殞。故事版本眾說紛紜,有人說是淒美的愛情故事,後來成為日軍徵招高砂義勇軍的樣本宣傳。莎韻的故事流傳70餘年,影響深遠,日本電影及日曲「サヨンの鐘(莎韻之鐘)」問世,傳唱70年的「月光小夜曲」也是翻唱自莎韻之鐘。

不論事實到底是什麼,《不一樣的月光》並不想抽絲剝繭一探究竟。莎韻只是導演說故事的引子,藉由非原民的外地劇組一步一腳印、跋山涉水,透過攝影機及劇中人的旁白,尋找出「不一樣」的莎韻。

電影中,尋找莎韻是尋找初戀:是原民少年的青澀純愛,是中年男子不求回報的愛,是老漢愛提當年勇,原來莎韻是他女朋友!「尋找莎韻」橫跨老中青三代,可以拍一部「那一年,我的一起追的莎韻!」

另一方面,尋找初戀也是尋找故鄉,是位於海拔一千公尺以上的高山,是祖先們落地生根、祖父輩們出生成長之地,也是這一代原住民已經遠離的原鄉。劇中對於原鄉跋山涉水、千里追尋,情感上是超越族群的神來之筆,當老爺爺見到多年不見的家,此情此景令人動容、發人省思……。

然而,看完試映會,我有滿滿感動,也有滿腹疑惑:這是紀錄片或劇情片?身為一介對「沙韻」不熟悉的漢人觀眾,我「應該」從劇中誰的視角去進入劇情?是劇中來南澳部落取景的外地人,或是純樸樂觀的原住民帥哥?主視角不清、敘事跳躍重複,讓我有些難以入戲。或許,導演太沈溺於忠實呈現原民觀點及自身追尋軌跡,一度忘了如何讓觀眾進入劇情。

《不一樣的月光》自稱第一部原住民觀點的電影,但這「觀點」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傳達出來。在長達90分鐘的影片中,花了二分之一,刻劃原住的民日常生活,是希望傳達出原住民樂觀豁達的處世態度吧!原住民試鏡時,言語表情自然生動,趣味盎然,上山打獵設陷阱、抓獵物,都是很原汁原味的優質呈現。然而,也許因為篇幅太多,導致故事本身沈滯無進展,節奏並不流暢;而且,角色刻劃的方式單一到讓我覺得有些不耐煩。

舉例來說,來自台北的小如(方志友飾演)聲音甜美但音調很高,她拿著攝影機、不停地追著尤幹(曹世輝)說「你好帥喔!來當我的男主角嘛~你好帥喔!來當我的男主角嘛~你好帥喔!來當我的男主角嘛~」,聒噪尖銳之聲不絕於耳,讓人厭煩;和小如同行的兩位北京人同事更奇怪,竟然一踏上寶島就可以開車上路(有國際駕照?),開的還是九彎十八拐北宜公路,太厲害了!男主角尤幹也是同樣道理,第一次說「我很帥」令人不禁莞爾,過了二分之一還一直嚷嚷著「我很帥」,就令人不耐了。

本片應該想要呈現文化衝擊如何觸動彼此、影響交流。不過,異文化要感動外地人,不是嚷嚷著「好久沒過得那麼開心」一句話就可以傳達給觀眾,需要事件鋪陳。關於「外地人」,劇中有一個十分耐人尋味又不解的安排,就是和台北小如同行的兩位「北京人」。這一點我在試映會現場有詢問導演,想要藉著兩個北京人呈現什麼?她的回答讓我恍然大悟,大意是,不論他們是從台北來、或從北京來,對於原住民來說都是外地人,也都是會熱情招待的好朋友。

是的,至少從這部片的原住民觀點來看,台灣人和北京人是沒有分別的,都是外地人、是遠在天邊的天龍國,都不是泰雅族原住民,都是導演想要「闢謠」、藉電影破除刻板印象的對象。

但另一個解釋就有些三條線了,因為電影開拍當時的2009年,兩岸開放合拍電影,導演希望增加一點現實感……不過這個緣由,一般人不會注意吧(囧)。

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莎韻的故事及日治時期的象徵意義,或是林克孝(登山時遇難的台新銀行總經理)與導演兩人對「莎韻」的長期關懷,也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2009年兩岸開放電影合拍的事實,如果沒有在電影埋下伏筆、緊緊扣住劇情,導演的憂傷感懷,只會成為觀眾的困擾。

用電影呈現歷史、並扭轉原民刻板印象這一層面來說,魏德勝《賽德克巴萊》表現得要好得多,或許因為魏德勝漢人的身份,讓他和事件得以保持距離感,也更能專注在「拍電影」這件事上,對霧社事件賦予戲劇化的呈現。反過來說,陳潔瑤《不一樣的月光》則不一樣,儘管不太成熟,但電影質樸可愛不做作,確如她所說,意義上更加原汁原味。

僅以文宣上導演的一段話,為本文做結:

「部落的傳說或是文化,漸漸地在消逝中…,我們從海邊被趕到平地,又從平地倍趕到山上,再從山上用大砲逼我們下山。我的族人不管是在平地或是山上一直很努力地生存著…。很高興第一部電影可以獻給我的部落。很珍惜,可以擁有用影像說故事的權利。很感謝,所有為這部電影一起付出的人。這是一部『真正』的原住民電影,不那麼悲情、不那麼沈重,希望能帶給大家『不一樣』的感動。」

● 預告(場次請點我

[youtube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-aarI40ssWw]

● 參考資料

林克孝.莎韻之鐘.李香蘭.月光小夜曲 (第1頁/共4頁)| 娛樂新聞 | NOWnews 今日新聞網

http://www.nownews.com/2011/08/13/340-2734936.htm

→清楚介紹莎韻和林克孝的關係,並有兩首「莎韻」影音對照

Share

《電哪吒》警匪版哪吒鬥李靖,三太子踩電音風火輪逐夢

「你不是說,豹哥叫我取一個名字?電哪吒。電,就是我的音樂。」

「那哪吒呢?」小影問。阿豪沉默以對。

 這是《電哪吒》(Spin Kid)男女主角一段對話。我認為這段話的說與不說,很適合當作這部「標新立異」的國片的註腳。說它「標新立異」其來有自,這部電影在傳統「哪吒鬥李靖」這般難解父子情的脈絡中,融合了寺廟、電音等元素,加上最重要的,年輕人逐夢做自己的張狂。

阿豪(藍正龍飾演)自幼在寺廟成長,由阿公扶養長大,跳陣頭是他的工作,電音DJ是他的夢想。一次陰錯陽差,阿豪被誤以為是毒販,追捕他的正是他很不熟的爸(太保飾演)!所幸阿豪有嗆辣女DJ小影(謝欣影飾演)收留,兩人也從彼此看不對眼到天雷勾動地火一發不可收拾。小影欣賞阿豪的才華,一心想將他拉上舞台,但他當警察的爸緊追不捨……。相較於「封神演義」哪吒割肉還親的恩斷義絕,電影《電哪吒》能端出什麼菜色,或說,音色?(繼續閱讀後有雷)

親情與角色對照組

細看電影不難發現,劇中暗藏了「對照組」。阿豪與阿浪是「哪吒鬥李靖」因果宿命,日積月累的誤解終將反噬稀薄的親情;反之,小影與他父親劍拔弩張的關係,原來是隱藏在刁難下的關心,當「真相」呼之欲出,我捧腹大笑之餘,不禁覺得,這也算是另類的逼逼(消音)吧!

除了親情對照組,由太保、夏靖庭飾演的阿浪與瘋狗也是一組對比。太保演出警察的狠辣無情及嚴父的矜持,夏靖庭一改《翻滾吧!阿信》循循善誘的教練角色,他在《電哪吒》毒販及好丈夫的形象反差極大,尤其片尾與太保的對戲,轉瞬之間盡露傲骨與卑微。一個警察一個流氓、一個愛工作丈夫一個愛家好丈夫,皆是對比。

web-image-5210ab39f819203687b1e43bfb0a6b2a

 可惜了謝欣穎

演員方面,葉天倫(雞排英雄導演)很搶戲。藍正龍越來越進步,這次演技跟《雞排英雄》相較復刻中又有所突破,比較深沈內鍊一些,他似乎成為新一代帥氣台客代言人,很高興他終於脫離偶像包袱了!

最可惜的是謝欣穎,她在《有一天》自然深刻的動人演出,心境轉折那麼刻骨銘心又雲淡風輕,我非常喜歡。很可惜《電哪吒》小影這個角色太恰北北了,她只要一直嗆人就夠了,劇情也沒有賦予女主角足夠的發揮空間。小影想必是欣賞阿豪的才華才愛上他的吧!但是她不管自己當DJ的夢想,執意要拉阿豪一把,彷彿自己的夢想無足輕重……看不見她的矛盾掙扎,使小影成為標準的抬轎角色。

細數三太子「哪吒」現身

小穎問:「那哪吒呢?」我認為,對阿豪來說,哪吒的妝容其實是一副面具。細數「哪吒」現身,第一次上陣是為了報答親恩,第二次上陣是為了躲避追緝,第三次上陣是要傳達訊息,最後一次,舞台上看不到面目猙獰的三太子,只有乾淨素顏的阿豪。我想,摘下「哪吒」這付威風凜凜的面具,以自己本來的樣貌現身,在培育他的磚瓦之間,播放自己熱愛的電子音樂,才是阿豪真正追逐的夢想吧。
web-image-7e7c0aacd6163f1897c2e00da0c651bd

敢於與眾不同的《電哪吒》

說實話,相較於最近風起雲湧的台灣商業國片,我覺得《電哪吒》是一部不討喜、不媚俗、似乎不想迎合觀眾口味的電影,導演李運傑有自己的堅持,但這不代表電影拍得讓人看不懂,它骨子裡其實是老梗的父子情仇及年輕人追逐夢想,但因為表現方式與主流大異其趣,角色個性稜角分明不夠可愛,我想它會是小眾的。不過,我欣賞這份與眾不同,商業電影崛起固然值得欣喜,我同時希望台灣電影能保留這種多元並存的可能性。

說說我喜歡《電哪吒》的地方吧!獨樹一格的電音配樂,和電影暗黑風格很合拍,而且真的沒想到,電音嗨歌與寺廟氛圍意外速配,因為兩者都是一種集體非理性行為嗎XD?!當藍正龍「三太子」妝上身時,氣勢驚人,配上電音節奏及憶母之情,確實挺感人的。最難能可貴的是,電影拍出寺廟的莊嚴肅穆之美,誰說只有教堂上得了檯面呢?

隱藏在逆光下的情感,視而不見、充耳不聞,似乎有點可惜。推薦《電哪吒》給敢於與眾不同的朋友們。

★精彩預告(11月11日上映)

[youtube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AoIo0nIFvGs]
Sha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