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牆之魘》談人性與求生

《牆之魘》是一部國片,身為導演的林志儒作了一個很勇敢的選擇,他以50年代的台灣白色恐怖為背景,說了一個關於人性、慾望的故事。說他勇敢,是因以白色恐怖為背景,勢必面臨各方對這類題材的典型「期待」:或是正視/檢視/檢討這段歷史,或是以悲情為訴求。一點也不可惜的是,這部電影並不旨在檢討過去,白色恐怖是這部電影長在地底的根,使故事能夠發生在台灣,但它不是路面上的樹幹及枝葉,人性的幽微與掙扎才是。

我說一點也不可惜,並非說探討這段過去不重要,正好相反,我覺得正視228事件是十分重要的事。但不論基於什麼理由,導演選擇把這段史實在電影中淡化,仍無損於《牆之魘》的精彩。《牆之魘》談人性,用3個十分鮮明的角色:木村、阿義和阿貞。木村(蔭山征彥飾)和阿義(游安順飾)是左派讀書會的成員,木村是精神領袖,但讀書會卻被警備總部的人掃蕩,兩人幸運活下來,阿義把木村藏在家裡的牆內以躲避追捕,阿義不時要到警備總部去「報到」,就這樣過了八年,直到阿義娶了老婆阿貞(黃采儀飾),事情才開始起了變化。

f_1431123_1

木村是被神化的人,但他其實也只是人,而且是活得不像人的男人。他在牆內過著不見天日、衣不庇體的日子長達8年之久,求生是唯一的本能,找到妻子是他活下去的希望。牆縫是他唯一的窗口,也是他窺視的慾望:一個家庭 、一個女人。雖然牆保住了他的命,卻也堵住了他生而為人的價值與希望,因此當他橫跨那道牆,重新梳洗也重新做人時,他自然遵從了他人/性的渴望。

f_1535347_1

阿義是嚮往神的人。他把木村藏在家中土牆內8年,每天照三餐把他當神明供奉,這尊神明不只是神主牌,還會說話開示他,和他同唱國際歌。對阿義來說,牆又代表著什麼?那堵牆不僅是神聖的貢桌,也擋住他自己的罪,因此當他跨越到牆的另一邊,從前為求活命所犯下的罪-背叛同伴-便如潮水般湧來,再加上面對木村的懺悔,他終於看清以前視而不見的真相:原來心目中的偶像也和他一樣,只是一個罪人而已,理想也只是幻想。所以,當理想徹底破滅後,當失手殺了木村後,他精神分裂了,一個是他自己,一個是心目中的木村。

picx_fwtw3980307102

阿貞無疑有著善良質樸的個性,但電影裡的她是令人費解的。幫木村梳洗時要他轉身,也許是一時嘴快,第一次和木村發生性關係時那個猶豫的擁抱,也許是一種母性的表現,但當她意識到牆縫裡的窺視,為什麼脫下衣服、正面對著牆壁讓他看個夠呢?也許,那個擁抱除了有同情,還混雜著對「先生」的景仰,是否也是對慾望的屈服?那為什麼有時候吃飯時阿貞不坐在椅子上,選擇坐在牆縫看不到的門延?是因為猶豫掙扎?可能礙於影片長度,電影較少著墨在阿貞情與慾,有一點可惜。

隨著影片最後的揭密,這三人錯綜複雜的關係終於講清楚、說明白。這一切都是人性:阿義的背叛同伴是為了活下來,木村的背叛阿義是為了活得像個(男)人,阿貞的不貞,該怎麼描述呢?老實說我不太清楚。

f_1556111_1

f_1559845_1

直到我去電影院觀賞的那天(3/12)為止,本片的票房只有一萬元,真的挺慘淡。這是一個好看的故事,拍得也不差,那為什麼票房這麼糟糕呢?我想,除了宣傳問題(這和錢有關,錢又和台灣電影生態有關…,非本段重點,在此不贅述),這和台灣看電影的觀眾有關,不是素質關係,是觀眾對國片的刻板印象。

台灣觀眾對國片的刻板印象是什麼?國片等於小製作的文藝愛情、搞笑喜劇、難懂的藝術電影、寫實紀錄片的最大公約數。像《牆之魘》這類灰色的電影若是舶來品,在台灣是有市場的(雖然可能也是小眾),但觀眾對國片的預期心理,使得有興趣的潛在觀眾,不會意識到進電影院看《牆之魘》也是選項之一,造成《牆之魘》的票房先天不足,後天更嚴重失調。如果同樣的題材和類似的情節,場景換到義大利或德國,白色恐怖換成秘密警察,演員說的是外國話而不是台語,導演在國際上有名一點,那在台灣的票房少說也幾十萬吧。

《牆之魘》全片沒有大牌明星,但個個演技精湛到位,場景也幾乎看不到50年代的台灣大批古早建築,大部份都以那面牆為中心,但我還是推薦《牆之魘》,不是因為我們應該支持國片,而是因為我真心覺得這是一部值得花兩百元,到電影院細細品嘗的電影。




★電影小檔案

年份:2007

出品國:台灣

語言:普通話、河洛話、日語

導演:林志儒

編劇:吳振綱、黃淑稜、吳洛纓

演員:游安順、黃采儀、蔭山征彥

得獎:金馬獎最佳攝影、最佳燈光,南方影展最佳劇情片,印度國際電影節金孔雀大獎。

★延伸 閱讀

《牆之魘》的部落格→影片介紹、劇照及評論的蒐集。

[國片很好看] 幽微人性的描述–牆之魘(上)/ 阿潑→十分精彩、深入簡出的評論。

[國片很好看] 幽微人性的描述–牆之魘(下)/ 阿潑


Share

《凡爾賽拜金女》紅顏旁的昏君才是禍首

px_fmen4042272001

這部電影並非描述法國的宮廷鬥爭史,如果想從這部片看到政治權謀、宮廷鬥爭或是後宮的爾虞我詐,那九成九一定會失望。這部片的英文名是「Marie Antoinette」,顧名思義,是描述法國路易十六的皇后瑪麗安東妮(Kristen Dunst 飾)的一生。

 

電影從瑪麗本人出發,敘述她夾在法、奧兩國的政治聯姻下,個性逐漸被宮廷裡的繁文縟節淹沒,和丈夫圓不了房,不僅成為宮廷內茶餘飯後的話題,更因此沒能鞏固母國奧地利及自己在法國的地位。於是,灰心喪志的瑪麗安東妮,唯一能做的事情,就是沈迷於錦衣玉食、賭博及派對,和宮廷夫人們鎮日狂歡,直到她生下女兒,才回歸本性,離開凡爾賽宮,過著田園般的生活。

 

許多人對瑪麗皇后的刻板印象是揮霍拜金、不知民間疾苦,她最有名的一句話就是:「沒有麵包吃,那就吃蛋糕阿!」事實上,這句話到底是不是出於瑪麗皇后之口,根本沒有史料依據。這部片為瑪麗的揮霍無知提供了另一個角度的解釋,她的揮霍並非本性,而是時代背景及個人生命經驗的反照而已。

 

14歲從奧地利嫁到法國,15歲成為太子妃,19歲晉升為法國皇后,24歲成為母親,37歲被送上斷頭臺。瑪麗安東妮的一生短暫又傳奇,她的個性天真率直,她不喜歡凡爾賽宮的繁文縟節,但身負聯姻重任的她也無可奈何。雖貴為奧地利的公主,法國的太子妃及皇后,但並沒有掌握自己生命的能力,嫁到法國是女皇母親的精心安排,被送上斷頭臺是法國人民的決定。她只能隨著大時代的潮流,隨波逐流,最後慘遭斷頭,實在是因碰上法國大革命,生不逢時而已。

picx_fmen4042272017

picx_fmen4042272016

影片運用很多重複三、四次的場景,來強化瑪麗皇后的無奈/無聊的心情。更衣、洞房、吃早餐、派對,都可以看出這個宮廷的「荒謬性」(瑪麗自己也這樣說的),吃早餐這一幕,尤其可以看出她和丈夫有多麼沒話聊。從欣賞好看的歌劇,不顧宮廷禮節高興地拍手,其他人心有所感跟著起舞,到後來她民心盡失,一樣欣賞歌劇,一樣是拍手卻無人跟隨。瑪麗皇后並沒有變,變的是她身處的大環境。

 

看得出來,導演蘇菲亞柯波拉試圖替瑪麗皇后說一些好話,有替她平反的意味。瑪麗皇后的名言:「沒有麵包吃?那吃蛋糕啊!」在這部片也有了新解,片中的瑪麗皇后面對宮外的流言,正色說道:「我才不會說這樣的話」。的確,團結的秘訣就是塑造出共同的敵人,瑪麗皇后的「名言」有可能是革命人士為製造團結氣氛所杜撰出來的,畢竟,從來沒有記載表明瑪麗皇后說過這句話,若是有心人士的杜撰,也不無可能。片中對於她後來叫珠寶商不要送鑽石進凡爾賽宮,除了傳達出奢侈品對於瑪麗來說是可有可無的,可能也是導演對鑽石項鍊事件的觀點。(註一) 

picx_fmen4042272019

picx_fmen4042272018

不分歐洲亞洲,每個朝代的滅亡,總是有「紅顏禍水」一說,但鮮少有人檢視紅顏旁的昏君。因此,看這部影片時,我印象最深的反而不是片中的華服美鞋,而是國王路易十六(Jason Schwartzman飾),老實說,法國有這樣的國王,波旁王朝不滅也難。路易十六,愛打鎖、喜好打獵、沒有主見,看他對瑪麗安東妮「性」趣缺缺,我一度懷疑他是不是Gay。不過,他的性傾向和治國能力無關,一個成天喜歡打鎖、打獵,遇到國事時不曾深思熟慮,就聽信旁人金援美國獨立戰爭的建議,又在國庫空虛時堅持己見,這個國家不崩毀、人民不挨餓、不起來革命才奇怪!

 

話說回來,美國的獨立成功和法國國王的愚蠢密不可分,這倒是我從來沒想到的事情,挺有趣的歷史因緣。 

 

電影並沒有演到瑪麗皇后上斷頭臺,只在最後一幕呈現出她和丈夫共同生活、破敗的凡爾賽寢宮,和革命前的奢華相比,對我來說顯得格外震撼。

 

要說這部片令我覺得不太對頭的地方,大概是講法國末代皇后的故事,竟然全程用英文發音,只偶爾一兩句法語貫穿其中,讓我有些認知不協調。很多人對影片的音樂很感冒,因為講18世紀的故事竟然用了部分現代音樂,對此我倒沒有太多意見,因為我對各時代的音樂類型一無所知,對哪種類型電影該配那個時代的音樂,也沒什麼堅持,所以我根本沒覺得哪裡不對勁,倒是覺得配樂還挺合整部影片的調性。

 

如果導演想要透過電影,以另一種歷史視野替瑪麗安東妮平反,說一些好話,我覺得她做到了。至少我看完這部電影,不禁替風華絕代的瑪麗皇后心生同情。

 picx_fmen4042272012

 

註一:鑽石項鍊事件讓瑪麗皇后的奢侈形象深植民心,雖然事後證實是旁人的陰謀捏造,但仍導致瑪麗皇后的民心盡失,是法國大革命的引爆點之一。

 


★電影小檔案

原名:Marie Antoinette

原著:Marie Antoinette: The Journey / Antonia Fraser

年份:2006

編劇:蘇菲亞科波拉 Sofia Coppola

導演:蘇菲亞科波拉 Sofia Coppola

出品國:USA

語言:英語

演員:克絲汀鄧斯特 Kirsten Dunst、傑森薛茲曼Jason Schwartzman

 

★延伸閱讀

瑪麗.安東妮德(Marie-Antoinette)法國史上最美麗的皇后/ 雅慧

Marie Antoinette / 馬康多(Macondo)

瑪莉皇后與女皇母親的二三事 / odyssey2001

Marie Antoinette / wikipedia

Share

《潛水鐘與蝴蝶》靈魂被禁錮的生命之歌

px_fdfr6040138302

靠海的貝爾克,1963年4月,尚˙多明尼克鮑比(Jean-Dominique Bauby,Mathieu Amalric飾)穿著水手服和父親在貝爾克的車站玩耍。

 

成年後的鮑比事業成功,是法國ELLE雜誌的總編輯,生活多采多姿,他開跑車、擁女人、風流倜儻。


1995年12月8日,他帶著10歲的兒子去巴黎玩,在開車時中風,3個星期之後,他從深度昏迷中醒來,在貝爾克海軍醫院,成了只剩下左眼能眨的癱瘓之人。

 

1997年3月,《潛水鐘與蝴蝶》問世,幾天後他離開人間。

 

這是一部早知道結局的電影。主角並不是裝了外掛的男主角,可以靠著過人的意志力和好運克服病魔、重新站起來。既然死亡是注定的,重點是要看他如何度過這一年多來如繭般的日子。

《潛水鐘與蝴蝶》的感人之處在哪裡?嚴格說來,電影並不煽情,音樂是輕鬆寫意的,對話是幽默風趣的,但畫面卻是美麗、殘酷的。鏡頭遨遊在殘敗的現實與美麗的想像與記憶之間,配上他有時幽默、有時自嘲、有時憤怒的獨白,在一片絕望中仍使人會心一笑。看到他眼睛吃冰淇淋,但看得到、吃不到時,內心大聲嚷嚷著「這真不公平!」我不禁笑出聲來。

 

電影真正沈重的地方,是鮑比沒有說話的時候。牆壁上滿滿的照片和圖畫,訴說著他沒能珍惜的過往;潛水鐘在海裡載浮載沈,他只有左眼這扇窗,別人進不來、他也出不去;或是他坐在輪椅,矗立在海浪高台上,孤獨而寂寞。

 

鮑比的眼睛會說話。他充血的眼球,有時驚恐地轉動,有時泛著淚光,有時又露出狡訐、嘲笑的光芒。眼睛是他唯一溝通的工具,眨一下代表「是」,眨兩下代表「不是」,那眨很多下又代表什麼呢?Mathieu Amalric靠著他的眼神及獨白的腔調、語氣,演活了靈魂被禁錮的生命。

 

picx_fdfr6040138304

picx_fdfr6040138305

 

透過鮑比僅剩的左眼,我們也看到了他望出去的世界,隨著他的目光,我們看見右眼被縫起來的瞬間,看見鮑比的驚恐與求助無門,也看見了把他歸類在「植物」的人(他心中納悶:是哪一種植物?蕃茄?),有盡心盡力和不體貼的醫護人員,也有愛他的家人和朋友。

 

在看電影之前剛好看了原著幾十頁,看完電影後再把書補完。我認為電影與原著的差別,在於電影更突出了「感情面」,包括親情與愛情。電影對於原著很多段落做了排列組合,讓戲劇性的效果更強。影片中,93歲的父親打電話給兒子那段,大概是全片最賺人熱淚的地方。當被困在3樓公寓、腿軟無法下樓的父親對著電話筒說:「我們兩個人都患了『閉鎖症候群』,各以各的方式處在閉鎖狀態,你是鎖在自己的身體中,我是鎖在3樓公寓裡。」這段話在原著中,其實是作者自己回想最後一次見到父親、幫他刮鬍子時的內心獨白。儘管電影做這一更動,但由父親說出這一番話,更覺得父子情深,不減原著味道。

 

picx_fdfr6040138307picx_fdfr6040138302

 

另一個明顯改編的地方,是「孩子的媽」希琳(Céline Desmoulins,Emmanuelle Seigner飾)和鮑比情人的緊張關係。書中「孩子的媽」是前妻,戲中「孩子的媽」只是孩子的媽,她無疑是家人,也是紅粉知己(之一)。病重後,鮑比也許有一點點後悔讓這「不願意抓住的幸福」悄悄溜走,但對比和情人通電話那段,心境又大異其趣。

 

鮑比的現任情人這個角色並沒有正式出現在電影裡,她有名字但沒有人演,只有聲音出現。現任情人打電話來時,希琳剛好隨侍在側,尷尬的是,兩人溝通一定要透過她傳達,情人哽咽說不敢相見,是希望記住他病發前的英姿煥發,希琳一臉不屑,表情像在說「患難才見真情」。鮑比要她離開一分鐘,讓他們說悄悄話,她離開了,門卻沒關上,情人說很想念他,話可能沒說到1分鐘,希琳走進來,替鮑比傳話,當他一個字母、一個字母拼出「我每天一直等著你來」,她一愣,不等對方回答,就突然掛上電話。對希琳來說,是心痛吧,但對鮑比而言,只是真情流露啊。

 

「我只能靠著想像和記憶,逃離我的潛水鐘……。不願意抓住的幸運、放任溜走的快樂時光……,是從前我眼瞎耳聾,還是非要有一道不幸的光,才能照亮我真正的本質?」鮑比回憶過去,拼出這樣陳腔濫調卻又殘酷真實的句子。

 

picx_fdfr6040138311

picx_fdfr6040138310

 

E S A R I N T U L O……,字母拼湊成字句,潛水鐘載浮載沈,鮑比的人生慢慢進入尾聲。影片最後,也許呈現的是鮑比的想像世界,逐漸崩落的冰山,倒帶似地一點一點恢復原狀,似乎在說他的靈魂終於脫離了身體的桎梏,一切也恢復原狀了。

 

鮑比的軀體終究隨著潛水鐘沈入大海,被困的蝴蝶沒有破繭而出,但他將希望寄託給子女,願他們的身心像蝴蝶一樣,自由飛翔。

 


 

★電影小檔案

原名:Le Scaphandre et le Papillo(The Diving Bell and Butterfly)

導演:朱利安施納貝爾 Julian Schnabel

編劇:Ronald Harwood(screenplay)、尚˙多明尼克鮑比 Jean-Dominique Bauby(novel)

演員:Mathieu Amalric、Emmanuelle Seigner、Marie-Josee Croze、Anne Consigny

出品國:法國

年份:2007

得獎:Nominated for 4 Oscars. Another 28 wins & 28 nominations…

 

 

 

Share

《竊聽風暴》為何出賣枕邊人?共產體制下人性的掙扎


《竊聽風暴》是一部德國電影,在2006、2007年名噪一時,獲獎無數。這部片描述共產體制下的東德,這個國家如何利用國家安全局(Ministerium fuer Staatssicherheit,簡稱Stasi,史塔西)的秘密警察及其線民,冷酷而科學地監控人民生活的一舉一動。


1984年的東德,衛斯勒(Hauptmann Gerd Wiesler,Ulrich Mühe飾)是秘密警察的箇中好手,他盡忠職守、為黨為國,信仰堅定從不懷疑,但衛斯勒從竊聽劇作家德瑞曼(Georg Dreyman,Sebastian Koch飾)和女友克麗斯塔西蘭(Christa-Maria Sieland,Martina Gedeck飾)的生活,聽到不一樣的聲音:無法執導的導演之死、忿忿不平的知識份子、從安穩度日覺醒的劇作家、不惜出賣肉體以保住演出機會的女伶,當然,還有一段美麗的愛情故事,這些對照自己所見到的腐敗醜惡,和本身空虛苦悶的生活相比,顯得格外美麗動人。漸漸地,衛斯勒化身為「劇作家」,在竊聽檔案裡替他們掩飾其真正意圖,最後也賠上了自己的仕途。

這部是統一後的德國,第一部與東德歷史正面交鋒的電影。若看《再見列寧》觀眾會因劇情的戲謔諷刺而啞然失笑,看《竊聽風暴》則使人感動之餘更感同身受,德國人可能在這部片裡看到當年的自己,也許是被竊聽的其中之一,也許是線民的一份子,或者兩者都是。 

據報載,在前東德1800萬人口當中,秘密警察備案了600多萬人,這表示全國有1/3人口被國家監視。要監控這麼龐大的人口,除了訓練有素的秘密警察,還要有無數線民負責爆料。要得到充分翔實的資訊,線民就要無所不在,他可能是你的鄰居、親戚、好友,更有可能是你的枕邊人。舉例來說,飾演衛斯勒的歐路奇莫赫(Ulrich Mühe),在東德時就是有名的舞台劇演員,統一後他驚訝地發現,原來老婆一直和秘密警察合作,自己被枕邊人監控長達10年之久,他們的婚姻也在檔案公開後玩完。


《竊聽風暴》之所以廣受好評,除了作品本身夠出色,也許是因為它撫慰了那些曾經當過秘密警察、線民的心,它替當初選擇背叛的人找到情緒宣洩的出口:他們不是沒有掙扎過,只是這個體制逼人不得不違背良心。

忠貞愛國、堅持共產信仰的秘密警察,也曾質疑幹部的作威作福及腐敗無能,只是小蝦米鬥不過黨機器,一不小心就賠了前途或性命,他沒有衛斯勒的道德勇氣,只能選擇「盡忠職守」、隨波逐流;當抓耙子的心裡也不好過,背叛的理由可能像德瑞曼的鄰居一樣,若不從女兒就沒大學可念,或是像克麗斯塔,不是沒有試圖守護過,只是自己的軟弱在最後佔了上風。


自殺率居歐洲之冠的匈牙利,首先吹起了推翻共產政權的號角,而自1977年後不再統計自殺率的東德,也追隨著匈牙利的腳步,在1989年推倒柏林圍牆,並於隔年與西德統一。電影中的克麗斯塔半自殺死了,她不用面對背叛被發現的不堪,但在現實生活中的人沒那麼好運,他們必須面對過去,在長達125英里的秘密檔案裡,記載的不僅是背叛的證據,更是人性的掙扎與懦弱。

好人難為,才凸顯「獻給好人的奏鳴曲」的動聽,《竊聽風暴》的動人之處,除了正面回顧那段幾近剝奪人自由意志的歷史之外,還刻畫出人性的脆弱與光輝。


★電影小檔案

原名:Das Leben der Anderen(The Lives of Others)
導演:賀克唐納斯馬克(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)
編劇:賀克唐納斯馬克(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)
演員:歐路奇莫赫(Ulrich Mühe)、 瑪蒂娜吉黛克(Martina Gedeck)、沙巴斯帝安庫克(Sebastian Koch)
出品國:德國
語言:德語
放映:2006.3(德國),2007.2(台灣)
得獎:太多懶得列,可參考IMDB網站



★ 延伸˙參考

在共產黨東德秘密警察的檔案裡–誰出賣了我?/人民報 燕山風20030507

東德竊聽密檔 柯爾醜聞見光死 /自由時報 胡蕙寧 20031007

德國人懷念東德生活 不能抹去的回憶 / 新華網摘自國際先驅導報 20060922 

穆埃:別人的生活就是自己的生活 /中國日報網站 靈子20070801

聆聽,獻給好人的奏鳴曲/ cellodream  (有歌可聽喔!)

Share

《投名狀》黑白之間

px_fvch2091396805

雖然導演陳可辛說《投名狀》是一部描寫兄弟情義的電影,但從三個老頭下圍棋的一幕,就可以知道這是一場十足的政治角力,因此他們的下場早已注定。這三人的情義糾葛,也在清末動亂、太平軍起的時代設定下,顯得格外悲壯、動人。

 

龐青雲、趙二虎及姜午陽三人都是棋盤上的棋子,是京城裡三個老頭維持權力均衡、爾虞我詐的工具。龐青雲十分清楚,二虎後來也看透了,只有姜午陽傻傻分不清,死守「投名狀」的誓言。


人不像棋盤上的棋子,黑白分明,論三人誰是好人、誰是壞人、誰又是傻人,就過份簡化人的複雜性。龐青雲的確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,踩著成千上萬的屍首向上爬,最後功敗垂成,並不意外,就像三老頭說的,他不懂「為官之道」,或者說,他懂,但是僅存的一點理想性讓他不願意同流合污。他要真的夠狠,就會選邊站、找同盟,不會在最後反被將了一軍

我覺得最可惜的地方,是影片的留白不夠,很多事情講太白,少了一些想像空間。尤其最後龐青雲被暗算,顧寶明還要跳出來提點觀眾是因他「不懂為官之道」,感覺有點畫蛇添足。影片從頭到尾不斷重複「外人亂我兄弟者,必殺之」、「兄弟殺我兄弟者,必殺之」、「安心上路」、「大哥是對的」(笑)….等,總覺得是怕阿斗仔看不懂,所以事事解釋,句句強調,誓言說了一次又一次,說到我不查資料都可以背出來為止。

 

但導演刻畫戰爭的場面,的確精彩。我印象最深的倒不是戰爭場面的宏大,而是每個人物表情的特寫,求生、掙扎、絕望到求死,每個表情都極具感染力。攻蘇州時,城外士兵說起耶穌分餅、糧食吃不完的故事,畫面轉到守城將領長髮披肩、衣擺垂地,在書房漫步,我感覺彷彿耶穌真的降臨中國。

 

我一直很好奇,印象中電影沒有提到趙二虎老婆的「名字」,只有午陽叫「嫂子」,或是龐、趙和她眉目傳情,觀眾到底怎麼知道她叫「蓮生」啊?都是事後查電影介紹知道的嗎?

 

Share

《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》9.7分!

px_fpen0043831501這部電影具備寫出正經八百文章的一切要素,畢竟,他是一部勵志片,還很有禪味,但我腦海裡卻不斷浮現出一些超現實的內容。

 

例如,有朋友問我這部片在講什麼,我說:「這是描寫一枚帥哥半夜到加油站,遇到怪老頭的故事。」恩,怎麼好像社會新聞的題材?或是看到片名Peaceful Warrior,我慶幸還好中文翻譯不是「和平戰警」,要不然有一大堆人會被騙進電影院,以為是觀賞「捍衛戰警」的姊妹作;再例如,主角丹(Dan Millman,Scott Mechlowicz飾)和蘇格拉底(Socrtes,Nick Nolte飾)在加油站相遇這一幕,明明理智告訴我這是關鍵的一刻,但仍不禁暗自發笑:「媽壓,他遇到鬼!」。花癡一點的,是對著男主角的臉蛋及好身材猛留口水(頸部以上為主,頸部以下加分),沒辦法,剛好是我的型嘛。 


讓我這樣胡思亂想,大概是因為這部片講得大道理雖然老套,但意外地真實。看其他電影,我幾乎一看完就想到我想要從什麼觀點下筆,或不想寫什麼東西,因為影片距離我很遙遠,我反而可以與影片切割,寫出貌似客觀的心得。但我看《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》卻無法「旁觀者清」,因為看的時候,忍不住想起自己的生活,不過我來不及咀嚼一句句真理,丹就邁入下一個成為「戰士」的階段了。

picx_fpen0043831529


我來不及記下「名言佳句」,但我還是可以分享讓我感動的畫面。讓我心有觸動的,不是丹上吊環的地方,像是男人認真的雙眼、肌肉的抖動(啊,又花癡了)和力量靜止的美感(這才是體操之最),只聽得見器具和肢體迴轉時發出的聲響,這些的確緊緊抓注人的目光。不過,喜歡看人受折磨的我(對,有點變態吧),還是最喜歡右邊這張劇照。 

  

丹從下方往上看著吊環,它承載著過往的夢想、實踐天賦才能的渴望,但現在的自己卻無力抓住。他看著吊環,心中可能想,要奮力一搏嗎?還是永遠向上仰望?我有機會攀上顛峰嗎?還是會一敗塗地,再次摔得粉身碎骨?Just do it,別害怕失敗,拋開昔日的光環,結果如何只有做了才知道。


體操的滿分是10分,聽說現代體操已經很少人拿到滿分了。人生和體操一樣,不可能十全十美,但我給這部電影9.7的高分,因為他騙到我去買原著來瞧瞧。我有預感,文字的的穿透力有時候比影像更強悍,書應該比電影更發人省思。





★電影小檔案

原名:Peaceful Warrior

導演: 維克多·沙爾瓦 Victor Salva

原著: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(Way of the Peaceful Warrior: A Book That Changes Lives /Dan Millmam),英文應該比翻譯好看,但貴了一倍。
編劇: Kevin Bernhard

演員: 史考特馬其洛茲 Scott Mechlowicz   尼克諾特 Nick Nolte    Amy Smart 艾美史瑪特

年份:2007

片長:118分

出品國:USA

  


 

Share

《情慾二重奏》婚姻關係裡的男女不平等

第一次看凱特琳布蕾亞(Catherine Breillat)的作品是《羅曼史》,我對她作品的印象,除了性愛描述的毫不遮掩,是以平靜冷酷的話語,單刀直入訴說女性情慾的核心糾葛,讓人有如當頭棒喝。這次的《情慾二重奏》,改編自作家巴貝爾多爾維利(Jules Barbey d’Aurevilly1808-1889)的作品,但她拐了個彎仍維持一貫特色,不減其冷言冷語的風格。我說她拐了個彎,是因為以往她的作品主體都是女性為主,這次則先以男性發聲,讓整體關於愛、恨、性與婚姻的關係更為全面、豐富。

薇麗妮(VelliniAsia Argento飾)和愛爾嫚(HermangardeRoxane Mesquida飾)看似兩個極端,但對利諾(Ryno de MarignyFu’ad Ait Aattou飾)來說有一個共通點:她們都高不可攀。薇麗妮是高傲、自尊心極強的母老虎,讓想摘這朵紅玫瑰的人刺得滿身是血;愛爾嫚是高貴純潔的象徵,是令人不忍也不敢下手的白玫瑰。從利諾的觀點來看,愛上她們的原因可能意外相似,那就是征服的困難度都很高。


然而,想要以「男人不壞,女人不愛」或「家花不如野花香」描這部電影,雖然是事實,但似乎太過平面。這無法解釋為什麼利諾在宣示對愛爾嫚的真愛後,結婚快樂逍遙四個月後,仍情不自禁與薇麗妮糾纏不清。此時,我竟然想到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(Émile Durkheim18581917)的《自殺論》(1897),讓我想起他的原因不是他講自殺的類型,而是他對19世紀法國社會的觀察,尤其是婚姻對男女的影響,兩相對照下,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。


涂爾幹的自殺論對婚姻的大致是這樣說的,他觀察法國自殺的趨勢,發現已婚無小孩的女性,比起同年紀未婚女性自殺率要高一半,而且未婚者的自殺率也高於已婚者。簡言之,婚姻對女性有害,通常是小孩的出現緩和了婚姻生活的不良影響,婚姻對阻止自殺效果有限,而且只對男人有用。

 

涂爾幹對婚姻的觀察,更是鞭辟入裡。他在自殺論中這樣寫:「什麼是婚姻?婚姻是兩性關係的束縛。約束的不僅是兩性的生理本能,而且是文明加之於生理慾望此一基礎上的所有感覺。藉由永久固定兩性關係,婚姻封閉了出路與希望,即使是正常的希望,男人也受這樣的壓抑,但他在其他方面得到補償。而且,習俗允許男人有某些逃避嚴謹約束的特權。相對的,女人既無補償,也無抒解。對女人而言,一夫一妻是嚴厲的義務。」

 

下一段更是精華中的精華:「我們發現,男人是因婚姻而放棄性自由的受益者,他因為婚姻才放棄的性自由,其實是痛苦的來源。女人並無同樣理由要放棄這自由。因此,接受婚姻的同等約束,對她而言才是真正的犧牲。1

 

回到電影本身。利諾和薇麗妮的關係,從他們的幼女被毒蠍咬死後,兩人從如癡如醉的相愛,開始成為憤怒、痛苦和慾望的結合體;利諾和妻子愛爾嫚的愛情正式進入墳墓,始於愛爾嫚的流產(我不覺得是墮胎,應該是她騎馬去捉姦的時候流掉的,醫生只是把死胎取出),失去小孩後愛爾嫚對丈夫變得沈默。兩段感情的變質都和失去小孩有關。

 

利諾是婚姻的受益者,看他婚前和情婦薇麗妮的關係就可知,他因為婚姻而放棄沒有節制的性自由,得到一段短暫而平和的幸福時光。反觀利諾和薇麗妮的關係,誠如他們自己的描述,是恨多於愛,憤怒凌駕了一切,愛一個人不會在做愛的時候向對方描述自己和其他女子交歡的過程,那是極其殘酷的,強悍如薇麗妮也不禁眼眶氾淚。

 








從這兩段關係,也可以一窺法國上流社會的虛偽。婚姻是飛上枝頭的捷徑,薇麗妮從西班牙嫁給老到可以當他祖父的貴族,就是為了脫離階級的桎梏,因此她雖然離開丈夫,但仍感謝丈夫把她明媒正娶娶進門。這個社會允許老夫少妻的婚姻模式,但卻認定少妻是出賣肉體、貪圖富貴,而且明白地輕視她,看他們在餐桌上傳閱交歡的紙卡就知道了,這是一種虛偽。

 

這個社會容許男人求愛,就算對象是有夫之婦也不例外,因此我們才看見利諾和友人不避嫌地相互競爭。利諾奪人妻子,引起貴婦之間的恐慌,但竟然沒有被沙龍拒於門外,他在婚後和薇麗妮再續前緣,面對的頂多只有斐短流長和無聲嘆息。這樣看來,婚姻不是對男人大大有利嗎?安分守己的可以獲得平和生活,出軌偷情的也被社會默許。

 










薇麗妮的狂野不羈與我行我素,在當時的法國社會應是個特例,大部分的女人都像愛爾嫚一樣,丈夫出軌只能選擇暗自流淚、沈默以對,就算和丈夫在歌劇院並肩而坐,他的人和心也都在情婦的屋子裡。女人接受一夫一妻的義務,在家裡、在沙龍、在歌劇院虛度光陰,面對丈夫出軌時卻無能為力,她們不是婚姻的最大犧牲品?

 

為什麼利諾和薇麗妮糾纏不清長達10年之久,而且在他婚後仍擺脫不了薇麗妮?我們可以說,是薇麗妮的緊追不捨及利諾的把持不定,但習慣是一股很可怕的力量,10年的糾纏愛恨早已分不清,而憤怒和慾望結合的力量,可能比單純的愛更持久恆定,足以使人摸著良心、愧疚地背叛他摯愛的妻子,愛爾嫚祖母的死亡是壓死良心的最後一根稻草,最終使得利諾轉身離去。對薇麗妮而言,愛情捉摸不定,性是抒解貴族無趣、空虛生活的道具,生活似乎只剩下性的歡愉,她甘於接受,也無法自拔。

 

涂爾幹和巴貝爾多爾維利似乎都看到了相似的19世紀法國社會,21世紀的凱特琳布蕾亞,從改編這個故事所呈現出來的台詞、影像,好像在訴說同樣的現實:儘管貴族社會在某種程度上不存在了,但男女關係仍沒有多大改變,情慾的壓抑、男女的不對等、社會的虛偽,現今猶存。


不過,導演在片尾難得地加入了溫和的反諷。那對居中阻礙利諾和愛爾嫚結婚的貴族夫妻,在馬車上的對話很有趣。長舌婦感嘆地說:「也許你不知道,我一度相信利諾是真的很愛愛爾嫚的……」,她老公則語帶諷刺回答:「至少還有人記得這件事,因為他八成已經忘記了。」


這或許是導演哀悼女人命苦的最後嘆息。



★電影檔案

原名:Une vieille maîtresse

導演:凱特琳布蕾亞Catherine Breillat

編劇:凱特琳布蕾亞Catherine Breillat

演員:Asia ArgentoFu’ad Ait AattouRoxane Mesquida

年份:2007

片長:107分

出品國:法國

語言:法語

經歷:2007年坎城影展競賽片




1出處:涂爾幹《Reading from Emile Durkheim》(1985, ed. by Kenneth Thompson)的p113。引號部分的中文摘自黃樹仁對於涂爾幹自殺論的課堂摘要p33。


延伸◎參考

情慾二重奏:女人面紗 /藍祖蔚 藍藍的部落格

慾望的凝視 /dennischan 無角度

情慾二重奏 /leonalin 空白日記的旅行

Share

《職業男人》女性的反客為主 男性的無所適從

 女人賣淫似乎較為司空見慣,但當賣淫的變成男人,情況又會是怎樣?男人又為什麼要賣淫?當「鴨」的男人心裡又作何感想?這些問題是芬蘭片《職業男人》所要試圖描述的。

 

這部電影精彩的地方,在於他不只展現了傳統男女角色的異位,它也凸顯了傳統男性角色在資本主義社會下面臨的不安與緊張。男人/女人在家庭的功能,包括經濟的、情感的、性的,不管從事性交易的是男人或女人,只要他們有家庭,他們都必須得面對同樣的困境:當經濟與性的需求產生衝突,當夫妻間的床地之事變成一種生財工具,對家庭、對另一半、對小孩有什麼影響。


尤哈(JuhaTommi Korpela飾)進入這一行,甚至成立「麥可熱線」,可以說是誤打誤撞,歪打正著。失業幾個月,又不敢讓憂鬱症老婆卡雅(KatjaMaria Heiskanen飾)知道的他,到了上班時間和朋友歐利(OlliJani Volanen飾)在外閒晃,他在咖啡店門口張貼手寫的裝潢免費估價的佈告,沒料到打來電話的是金髮人妻,裝潢是假的,要他脫光衣服幫她梳頭才是真的。300歐元不願意?那1000歐元吧!尤哈為了家計,為了三個嗷嗷待哺的小孩,為了替家裡買一台洗衣機,為了換一台開出去讓兒子感到驕傲的車子,他撇下所謂的男性尊嚴,心不甘情不願地,脫了。

 

這一脫替他賺進1000歐元,也為他開啟了賺快錢的大門。就像他的朋友、兼職經紀人(皮條客)及兒子的生父歐利所說,只有脫衣服是不夠的,未來可能面臨女性形形色色的要求,除了寂寞的熟女,客戶可能還包括恐龍妹、兩個星期不洗澡的肥婆……等,歐利除了抽成當司機,還替他準備行頭「性愛百寶箱」,裡面充滿五花八門情趣玩具、SM道具,一應俱全。正如歐利所預言,這些尤哈全遇上了,但生意也絡繹不絕,替他賺得了洗衣機、車子,還開車帶一家人出遊釣魚。

 

尤哈是半路出家的鴨,而非訓練有素的牛郎,他老是扭捏不安,也從來沒適應成功,把這份工作當「職業」來看。尤哈正式接客馬上展現其工人本色,喝紅酒不慢慢品嚐卻一飲而盡,第一次脫下褲檔,但卻脫不下結婚戒指,弄得萬分尷尬,左手還因此受傷纏上繃帶,這個繃帶也一直纏到片尾。他有一身好體魄,但既不幽默也不風趣,傾聽是無奈的,左耳進右耳出;他看到女客手拿皮鞭「磨刀霍霍向豬羊」,只能吞一顆威而剛硬上。

 

床地間尤哈是被動的,片中他從來沒有一次在上位,被金錢收買的他,沒有拒絕的權力,只能心不甘情不願地接受女客們的無理要求。看到他在一群年輕女性面前勉強自己跳脫衣舞,動作生澀到撞破頭顱、血流滿地,這些女客不但不抱以同情,反而取笑他笨拙,要他快滾。沒有時間和金錢包紮治療的他,帶傷上陣,賣力到枕頭都染血了,卻被肥婆嫌棄「不乾淨」想要白嫖,尤哈當然不從,掐死他也要拿到錢,這次的衝突也是他唯一一次立於上位,不過為的是爭血汗錢。

    

  






左手的繃帶、染血的襯衫和枕頭,一開始還笑他笨拙的我,也慢慢笑不出來了。

 

尤哈的無所適從可以預料的到,片中女性的行為就耐人尋味了。在我們所處的社會,男人去嫖妓雖稱不上值得頌揚,但在男人圈子裡面是被默認的,至少不會覺得大驚小怪,嫖無非是滿足性需求。比較具正當性的理由,是所謂工作的應酬文化,在酒店談生意很容易接觸到歡場女子,而有進一步接觸。

 

我在看電影的過程中,一開始覺得男主角尤哈很倒楣,怎麼接客都碰到「這款貨色」,但轉念一想,為什麼「這款貨色」不能花錢消災?隨著影片的鋪陳,各式各樣的女人出現,有患唐氏症想玩親親的、外表不符美女標準的、年華老去而失寵的、想學新技巧來取悅老公的、或因特殊需求不容易滿足的。我可以理解禿頭肥男去嫖妓,為什麼不能體諒恐龍肥女的需求(但白嫖是不對的,性交易也要互相尊重)?

 

或者,值得進一步思考的,是這個供需市場為什麼會形成,城市裡寂寞、空虛又疏離的女人,空有一技之長卻無處發揮、只能下海的男人,在芬蘭這個以高社會福利聞名的國家,失業救濟金也救不了家庭破碎,福利再好也填補不了心靈的空虛。

 

最後一個恩客,是一位帶著一對兒女的單親媽媽。母親忙著哄一雙兒女入睡,兒子卻吵著要尤哈念故事給他聽。尤哈唸著唸著,看看自己身在何方,想到心碎的妻子、每晚等他念故事的兒子,唸著唸著悲從中來,啜泣不止。照例,尤哈像垃圾一樣又被趕出門外。漆黑的道路上,空曠孤寂他扯掉左手的繃帶,伸一伸淤青的手指,丟下性愛百寶箱,回到無人等待的家。

 

 

東窗事發後,卡雅離家安置兒女。她回到家見到沈睡的丈夫,心一橫以捶子敲碎老公的腳踝,是不想他在用這雙腳趴趴走去接客嗎?沒想到敲下去他一點反應也沒有,才發現他吃光一罐百憂解,不省人事了。


救護車及醫護人員來了,尤哈昏昏沈沈,不知道周遭發生了什麼事情,只隱約聽到醫護人員和卡雅的對話:「被電視砸到」….「到年底前都不能出去工作,要留職停薪」。尤哈隨著擔架被抬出家,不省人事的他,微微張開他湛藍的雙眼,在迷濛中見到妻子模糊的身影,輕聲問「你好不好?」

 

我想到那個因年華老去而失寵的女人,向尤哈哭訴時所說的話:


「我只是想要丈夫認真看我一眼,問我好不好,難道這個要求很過份嗎?」

 

卡雅為什麼敲碎老公的腳踝,是為了領救濟金或不想他再接客?可能都是。但尤哈到最後終於正視老婆的需求,不把她當病人,他認真、專注地看著老婆,發自真心地問候了一聲。不論尤哈最後找不找得到工作,他的結婚戒指還套不套得回左手的無名指,在家庭的經濟、情感和性之間,他應會盡最大的努力找到平衡點吧。


 

 


★電影小檔案 

原名:Miehen työ A Man’s Job

導演:阿勒斯基˙沙孟貝拉Aleksi Salmenpera

編劇:阿勒斯基˙沙孟貝拉Aleksi Salmenpera

演員:Tommi Korpela、Maria HeiskanenJani VolanenKonsta Pylkkonen

年份:2007

片長:103分

出品國:芬蘭Finland

語言:Finnish

得獎:有興趣可參考IMDB介紹

 


延伸˙參考

 

 

 中國時報芬蘭專題,吳祥輝,2006/3/20


北歐國家的社會福利狀況


北歐國家社會的保障制度


 

麥可熱線,有他的自我介紹(雖然看不懂芬蘭文),還可以寫信給他。


 

  

Share

《迷幻公園》「兒童以上,成人未滿」的尷尬

少年,真是迷一般的生物。他們處在夾縫中,明明還不算大人,但被期望理解/諒解成人世界;他們也不是未經世事的小孩,但又沒成人的世故。青少年在「兒童以上,成人未滿」的尷尬位置,進退維谷:若秀出年輕人「初生之犢不畏虎」的勇氣,會被一些人認為是恣意妄為、不知天高地厚;若行為表現出一點天真任性,又會被說成是「長不大的小孩」。

面對成人的雙重標準,他們怎麼能不迷惘呢?然而,在現實生活中,青少年對於這種處境又莫可奈何,他們又怎麼不會產生無力感呢?

 

青春期的迷惘和無力感,正是我對《迷幻公園》的註解。

 

我習慣在事物中搜尋因果關係。看似單純的結果,其過程可能非常複雜,影響的因素不會是單一的,原因之間也會交互影響,進而構成我們看到的現實。看完《迷幻公園》,我一心想拼湊出Alex犯案的經過影片一開始時,向Alex單獨問話的華人警探,是不是已經鎖定他了呢?Alex的滑板有沒有被拾獲?他的破碎家庭、交友關係是不是讓他走向「迷幻園」?

 

,我這種思維方式,恰恰不是觀賞這部片子時所需要的。

 

青春的迷惘和無力,如同影片的敘事方式,在街頭遨遊的滑板一族是Alex 想像中的美好世界,清晰冷冽的切身經驗才是殘酷現實,想像現實中的世界,兩者既交會又分叉。滑板族的次文化只是青少年在迷惘中,尋求解答/解脫的形式之一,它可以是迷幻公園的滑板,是公路底下的街頭籃球,是網咖內的線上遊戲。但是,青少年脫離了這些場域之後,還是必須回到家庭、學校,面臨他們還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的問題,例如父母離異、朋友疏離、女友求歡。

 

《迷幻公園》的評價很兩極,很多影評人說它好,又有些人嫌它歹戲拖棚,10分鐘可以說完的事情偏偏用了85分鐘。不喜歡《迷幻公園》的人,除了是個人偏好,我猜有部分原因,是因為我們已無法體會青少年的迷惘與無力感,我們都已經離開那段時間很久了,忘了當時曾有的迷惘與困惑。我們不見得殺了人,但同樣夾在兒童與成人之間,對生活中的迷惑、甚至是憤怒,感受應該是類似的。

 

Alex 無法阻止父母親離婚,對於他父親的抱歉只能說「我能瞭解」;Alex被女友霸王硬上弓,因為不做這件事,又好像抵觸了朋友們的期待(朋友得知他們分手後,說:可以白嫖的為什麼要分手?而且她還很正!)。這些事情都沒法明言,就像他只是用滑板推了鐵道警衛一把,卻造成他慘死,被火車碾成兩段。這些要怎麼說、對誰說呢?誰能理解呢?所以,他採用朋友的建議,在筆記本上寫下「Paranoid Park」,從混亂中拼湊出事情的經過,然後一把火燒了它。

 

如果把自己當作是青少年,設身處地站在Alex的立場來想,體會每次重複描繪中,新增的特寫、聲音及配樂,看他如何一次又一次地建構生活點滴,這樣一來,或許85分鐘就沒那麼難熬了。



★電影小檔案

原名:Paranoid Park
導演:Gas Van Sant
編劇:
Gas Van Santscreenplay
Blake Nelsonnovel
演員:Gabe Nevins、Daniel Liu、
Taylor Momsen
年份:2007
片長:85分
出品國:USA

得獎:坎城影展60週年金棕櫚獎


<!–[if gte vml 1]><v:shapetype id="_x0000_t75"

coordsize=”21600,21600″ o:spt=”75″ o:preferrelative=”t” path=”m@4@5l@4@11@9@11@9@5xe”

filled=”f” stroked=”f”>

<v:shape id="_x0000_i1025" type="#_x0000_t75" alt="" style='width:49.5pt;

height:7.5pt’>

<v:imagedata src="file:///C:\DOCUME~1\HSUJUN~1\LOCALS~1\Temp\msohtml1\01\clip_image001.gif"

o:href=”http://blog.pixnet.net/js/fckeditor_test/editor/plugins/wordpress/spacer.gif” />

<![endif]–>

Share

《刺殺傑西》一段自我毀滅的旅程

Brad Pitt,劫富濟貧的神槍大盜,乍聽之下以為又是一部帥哥耍帥的動作電影。如果觀影者抱著這樣的期待進電影院,那可能會大失所望。《刺殺傑西》所要說的,是在時代鉅變下,兩個理想幻滅的人,逐漸走向瘋狂、自我毀滅的故事。


為什麼我會說「理想幻滅」呢?Robert Ford的部份很容易理解,他的理想幻滅來自於偶像Jesse自英雄、神話的地位落入凡間;而Jesse James的傳奇則是南北戰爭下的產物,戰後南方農業大受影響,許多人經濟頓失依靠,身為戰敗一方的南軍餘黨,Jesse 心理的怨恨情緒不難想像,要在如此時空背景,才可以理解 James兄弟成為江洋大盜的原因。

 

南北戰爭的象徵性意義,除了奴隸制的廢除,另一個是北方工業正式興起。美國19世紀末的經濟高速發展,和鐵路貫通中西部有很大關係鐵路運輸的不僅是貨物,還有金錢及人力,因此,影片一開始Jesse一夥人所犯下的案件才是「攔截車」。

 

從心理層面來看主角之間的互動Brad PittCasey Affleck都把主角的心理狀態演得很成功,尤其是Casey Affleck所飾演的Robert Ford。我一開始就是被Casey Affleck吸引的,他中氣不足的說話方式一口不整齊偏黃的牙齒,眼神的飄疑與不肯定,把自小被忽略、被輕視但仍一心想幹大事業的19歲青年,演得恰到好處。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Robert Ford每一段的心理轉折過程,對Jess盲目的偶像崇拜到幻滅,情勢所逼開槍殺人,殺了Jesse堂哥後的意氣風發與緊張不安,搖擺在效忠Jesse但永遠都是nobody,或刺殺Jesse而功成名就,然而,最後射殺的那一槍,其實只是求生的本能而已。


 


Brad Pitt所飾演的Jesse James也不惶多讓,他的肢體語言及眼神,訴說著Jesse的領袖氣質及幾近崩潰因生命長期受到威脅,Jesse越來越神經質,兄弟及手下都害怕他的冷血及殘酷,他在瘋狂與良善中拔河,他不惜扭斷男孩的耳朵,也要揪出敵人的藏身之處,但在一無所獲後痛哭失聲,是恥於自己的行為,或擔心自己的安危?Jesse早就知道Robert對他的崇拜已經變了質,但後來仍找他入伙,一來是因為他已經沒有人可以信任,二來與其讓禍患落在視線之外,不如就近監視敵人,影片中後段就是兩人的心理攻防戰。



我相信,在JesseRobert手槍之前,Jesse一直掙扎地想活著,所以才不停搬家,殺了可能置他死地的昔日同伴。Jesse那把發亮的手槍,望向窗外說道「看我沾血的雙手及猙獰的面目,我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變成這樣」,才決心一死,送槍等於是替自己選好了劊子手,他不信任Robert但瞭解Robert,他知道Robert基於想要成名或怕死,一有機會一定會殺了他,所以,當時機來臨,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地步時,Jesse選擇卸下配槍,避開妻子,看了窗外的女兒最後一眼後,轉身背對Robert。與其說Jesse是被刺殺,不如說是借他人之手來自殺。


原本以為在Jesse身亡後,故事就此落幕,但故事卻繼續下去,描述Robert成名後的下場。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是,為什麼Jesse死後,有那麼多人為他瘋狂?千多人去他被刺殺的小屋瞻養,還有富豪願意出高價買Jesse James的遺體,像馬戲團般「全國巡迴」展出,連他的遺照也可以高價賣出?而照理是除暴安良的Robert,卻被世人鄙棄,視為「懦夫」?

 

美國人對Jesse的崇拜,其實是他們過去的悼念,戰敗後南方人的勇武形象已經不值一提,Jesse的死亡等於是南方精神的正式終結,再加上對新時代來臨的惶恐不安,這股情緒自然會投射到從背後刺殺JesseRobert身上。簡言之,普羅大眾對Robert的敵視與鄙夷,其實是自我心理的投射。從這個層面來看,Jesse James劫富究竟有沒有濟貧一點也不重要,Jesse本人的英雄事跡及英勇故事,或許就像影片所說,都是騙人的,但偶像崇拜從來不是一種理性行為,Jesse James的傳奇或許是戰後美國人的最後一絲救贖。


要說《刺殺傑西》的缺點,可能是兩小時四十分實在太長了一點,尤其是中間Jesse手下之間的情節,誰到誰家、誰殺了誰、誰又背叛誰,不知道有沒有更簡單明瞭的敘事方式呢?雖然這部分與後來的發展密不可分,這段完全是替JesseRobert往後的心理攻防做鋪陳,沒有Jesse兄長的離開、同伴的密謀背叛、被捕,Robert被同伴取笑、殺人棄屍,就沒有後來兩人如屢薄冰的攻防。但,有時候我實在搞不清楚到底誰是誰阿


這部片值得一看,需耐心觀賞,若抱著看帥哥、動作片或看好萊塢片的心態,除了覺得配樂好聽,可能會覺得有點悶、有得長,甚至有點昏昏欲睡。如果調整好心態,那就可以隨著影片的腳步,瞭解這兩個人如何步上毀滅的旅程了



★電影小檔案

原名:The Assassination of Jesse James by the Coward Robert Ford
導演:Andrew Dominic
編劇:Andrew Dominic(screenplay)、Ron Hensen(novel)
演員:Brad Pitt、
Casey AffleckAdam ArlukiewiczDustin BollingerJulie Boucher
年份:2007
片長:160分
出品國:USA
得獎:很多,尤其是Casey Affleck。


延伸參考

想了解在美國家喻戶曉的Jesse James可看Jesse James/ wikipedia

做得不賴還有好聽配樂的 電影官方網站

 


Sha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