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,這也是關於自由與選擇的故事。
1988年,翁山蘇姬人在英國牛津的家中,家鄉緬甸的學生運動及隨之而來的軍事鎮壓,還是遠在天邊的電視新聞,直到一通電話得知母親病危,翁山蘇姬踏上返鄉的路,家鄉的種種成為近在眼前的血腥,在醫院探望母親時,她目睹了近在眼前的軍人濫殺。
時也、命也。身處在歷史的洪流中,繼承父親翁山將軍的名字,這份政治遺產令人難以忽視,因此,儘管翁山蘇姬長年住在國外,也很難置身事外。在緬甸照護母親的這段日子,知識份子、各方賢達、期待緬甸走向民主的學生,紛紛靠攏,與翁山蘇姬齊聚一堂。等到丈夫與兒子們來到緬甸探望,他們看到的已經不是平凡的家庭主婦「蘇」,而是緬甸民主化的幕後推手,翁山蘇姬。
翁山蘇姬與老公艾里斯博士的婚姻與愛情,自此開始面臨嚴峻考驗。家庭幸福與堅持理想兩者彼此拉扯,1988年至1999年之間,艾里斯一方面擔心老婆安危,另一方面要她勇敢、堅持下去,原來翁山蘇姬的諾貝爾和平獎,是她老公奔走遊說而來,動機是為了給遠在緬甸的她,一丁點的保護措施。
家與國的掙扎,直到艾里斯罹患癌症,翁山蘇姬面臨一生中最艱難的「自由」選擇:是要回到老公孩子的身邊,陪伴他走最後一程,還是堅持下去,留在祖國家鄉?人生竟然要做出如廝抉擇,這又是什麼樣的自由?什麼樣的國家?
致力於中國政治改革的維悟爾族熱比婭女士,在紀錄片《愛的十個條件》中,笑談找老公的「十個條件」;如果翁山蘇姬心中也有「愛的十個條件」,那會是什麼樣的條件呢?我想,十個條件會寫滿了「寬容」吧,只有幾近無私包容的愛,才能以行動經年累月地支持妻子與自己的理想,艾里斯果然是「全世界最寬容的丈夫。」
也許是以「愛」為出發點,電影扁平化了緬甸軍政府的動機,將軍好比需要「國師」指點的皇帝,身旁的幕僚皆為小丑,被一介女流耍得團團轉。然而,也因為以愛為出發點,讓觀眾見證了一名堅毅女性的平凡與不凡。
以愛之名,楊紫瓊演活了身為妻子、身為母親的「蘇」,更演活了繼承父親翁山將軍政治遺產的緬甸民主守護者,不靠化妝術就能化腐朽為神奇,楊紫瓊一顰一笑、一字一淚,幾度讓我把她的容顏與翁山蘇姬重疊……。
當百萬群眾聚集在大金塔前,聆聽翁山蘇姬的演說,台下狀似中華民國的旗幟飄揚,我很難不聯想到,幾乎相同的時間點,發生在台灣的學生運動……。
民主化的道路上,緬甸何其幸運,有翁山蘇姬;台灣何其幸運,沒有翁山蘇姬。
P.S.最後搞笑一下:其實,這也是俞秀蓮與路平教授的愛情故事阿阿阿!
★精彩預告(場次請點我,3/16全台上映)
[youtube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03pFNlS8zcA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