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當哈利碰上莎莉》相遇的各種可能(+經典片段分享)

 px_fWen7009863501
男女之間有沒有純友誼?蓋棉被能不能只純聊天?很多人說1989年的《當哈利碰上莎莉》主要探討上述問題,可是我覺得不盡然。是的,他們對於這件事的看法南轅北轍,但這只是他們相遇的起始點。我覺得,這部電影除了探討男女感情觀的差異,還闡釋了相遇、相戀的各種可能。

  

電影一開始是一對銀髮夫妻接受訪問,他們訴說彼此相遇的故事。隨著劇情開展,各種跨越年齡、膚色的老夫老妻現身說法:有的雙手緊握濃情密意,有的老公說得丟三落四,老婆不時插話補充,有的人結婚憑得是媒妁之言,有的是一見鍾情然後私奔,也有住在同一棟樓但從沒見面,直到數年後機緣湊巧才碰上。

  

相遇有各種可能,那哈利又是怎麼碰上莎莉的?



第一次相見,哈利是莎莉好友的男朋友,大學剛畢業的兩人結伴開車去紐約追尋夢想,在車上兩人開始聊天,話題慢慢轉到男人和女人有沒有純友誼。哈利認為男人都是下半身思考的動物,交女性朋友不是被對方吸引,就是別有居心。哈利的自命風流和無禮讓莎莉惱怒,車終於開到目的地,莎莉說:可惜我們做不成朋友,要不然你是我在紐約唯一認識的人。說完兩人便分道揚鑣。

  

五年後,兩人第二次相遇,莎莉剛交新男友喬伊,她去機場時看到哈利遠遠走來,但他卻不認得她,原本以為兩人會錯身而過,沒想到哈利轉過頭,和喬伊開心地打招呼,原來兩人曾是同事。這時哈利似乎假裝不認識莎莉。

  

飛機上,哈利認出莎莉,兩人盡說些客套話,有沒有找到理想工作、戀情進展如何?哈利還雞婆地給她「男性觀點」的建議。最後哈利說他要結婚了,莎莉驚訝不語,沒想到有人忍受得了他的個性!兩人互道恭喜說再見,又是一次不歡而散。

  

再見面時又過了五年,這時哈利剛離婚,莎莉剛分手,失去另一半讓兩人有了同是天涯淪落人之感,話匣子一開就說不停,兩人終於有了共識:因為他們對彼此沒性趣,所以男女可以有純友誼。終於,兩人一笑泯恩仇,他們花很多時間相處,無話不談的結果,使得彼此開始瞭解對方,逐漸變成知心朋友。

  

這部電影的經典片段,就是餐廳橋段。莎莉說在男人面前假裝性高潮,是每個女人都有的經驗,哈利卻覺得女人有沒有高潮逃不過他的法眼。莎莉為了證明她的論點,馬上在餐廳表演一段,表演之逼真讓在場所有人瞠目結舌,隔壁桌的阿婆甚至對服務員說:我也要點她吃的那份!

  

★假裝性高潮。收看時請確定旁邊無閒雜人等,以免尷尬。

[youtube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b0OeM6UUAoI]


這時,我才知道,原來不只女人會假裝,男人也會假裝。一年後的除夕夜,兩人互生情愫,但他們不僅對此視而不見,還介紹異性給對方認識,這不也是一種假裝?假裝對彼此沒那麼在乎?哈利表面上和女人約會、上床,其實心裡很想念前妻,所以街上巧遇時才心情沮喪;莎莉在人前也假裝,她假裝堅強,假裝失戀對她一點影響也沒有,但接到他的來電,知道他要結婚了,也不禁情緒崩潰,要哈利來公寓陪她。

  

index_11

蓋棉被果然不只純聊天,尤其是蓋同一條棉被的時候。因為互相安慰,兩人終於發生了性關係。但兩人並非從此由朋友變成戀人。激情過後,哈利睡不著,眼睛發直驚慌失措,一方面覺得尷尬,一方面也不敢相信吧,昨夜的激情也是莎莉假裝的嗎,自己對莎莉的感情有愛情成分嗎?莎莉一覺醒來也察覺到哈利的不對勁,她也開始懷疑了,前一夜難道只是互相取暖嗎?哈利只是可憐她,並不愛她?


之後,兩人避不見面,最後大吵一架。哈利後悔,想和莎莉重修舊好,回復原本的好朋友關係,但莎莉無法接受。這又是男女對愛情/友情的不同之處。


《當哈利碰上莎莉》的經典之處,就是花很多篇幅辯證男女對愛情/友情觀點的歧異,男人看女人和女人看男人有多麼不一樣。機緣讓他們相遇、相識,但兩人並非一開始就天雷溝動地火,而是經過意見不合、彼此溝通、相互瞭解、包容接受、信心危機,到最後確認相愛。對照貫穿全片的夫妻訪談,他們能夠結婚、白頭偕老,在鏡頭面前回憶往事,全是因為彼此相偕走過這段磨和的過程。

  

  因此,片尾除夕晚會上哈利的告白,就顯得真摯感人,那不是花言巧語,而是肺腑之言,要說出這番話,需要完全瞭解對方的優點,也愛對方的缺點才說得出口。影片最後,哈利和莎莉成了最後一對現身說法的夫妻,首尾呼應劃下幸福的句點。

 
★片尾妙語如珠的感人告白。

[youtube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4vHB0huQ-BU]


當哈利這個名字被波特霸佔10年之久,也別忘記80年代末,有另一位哈利經典詮釋了的現代都會男性的感情觀;19年前的梅格萊恩不愧為美國甜心,除了現在看來不合潮流的一頭捲髮,她的演出的確有令人刮目相看的一面,至少餐廳那段演出已算是經典之作,不會輕易被人遺忘。(至少我是聽說這段很經典,才找了這部片來看XD)

  




★電影小檔案

原名:When Harry  Met  Sally…

年份:1989

出品國:USA

導演:勞勃萊納

編劇:諾拉伊佛朗

演員:比利克里斯托梅格萊恩嘉莉費雪

得獎:參考IMDB。劇本獲得1990奧斯卡提名。


★延伸好文

值得回味再三的愛情喜劇–當哈利碰上莎莉/流暢紅

    →經典對白配上照片,果真令人回味再三!

跨年真愛告白-當哈利碰上莎莉/火行者

    →把這部浪漫愛情電影的優點說得淋漓盡致!

當哈利碰上莎莉(When Harry met Sally)/黃英雄的部落格

    →對於劇情發展有深入分析。

 

Share

好狗要提當年勇:小黑的破壞全記錄

小黑為什麼沾沾自喜,神氣活現?這次小黑要告訴大家,牠用伶牙俐齒破壞了哪些馬麻心愛的東西……。

黑-1_P1010339new 

黑-P1010072

黑-050924 316

黑-JD800232

黑-JD800231new

黑-JD800240

黑-JD800242

黑-P1060177


後記:要養年輕愛玩的狗,這篇完全是活生生血淋淋的教訓!受害東西還包括木頭製的桌子、椅子、床板,被單、枕頭…等等。沒有心理準備接受一隻破壞王,別輕易養年輕小伙子!

話說回來,那鄰居的1000元真的是「天外飛來」的!smile_teeth

那時我在新竹還住一樓,有陽台有鐵門,鐵門上不是密封的,而是鐵欄杆圍住。對面的鄰居很寶,剛好有人來跟他拿錢,鄰居就把千元大鈔從4樓扔下,紙鈔隨風飄呀飄,就飄到我家陽台了!小黑看到「天上掉下來的禮物」哪肯放過,當然大嘴一張就開始咬著玩啦!鄰居趕緊下樓敲門,我當時不在家,最後是住我樓上的人幫忙開鐵門,放眼望去滿地盡是1000元殘骸,小黑還開心地搖尾招呼(牠才不會顧家)。於是,鄰居們努力蒐集剩下來的紙片,對面鄰居摸摸鼻子、自認倒楣,就回家了。smile_party

照片的這一片殘骸,是我回到家在地上發現的……。沒想到,過沒多久,我自己的錢也遭殃了……。heart_broken

小黑,你真的是惡魔阿!!

 

★對小黑密技有興趣的人可觀賞「埋伏的撇步」

Share

《阿瑪迪斯》熱情的天才 vs. 妒恨的庸才(+影音欣賞)


以前學鋼琴的時候,老師說學音樂的人都應該看《阿瑪迪斯》。我不碰琴鍵數年後,才有機會看完這部電影,終於有些了解老師的意思。

這是一部藉庸才之口講天才的故事,音樂這條路空有熱情是不夠的,還要有上帝恩賜的天賦。因此,當滿懷熱情但缺乏天賦的宮廷作曲家薩里耶( 莫瑞亞伯拉罕飾),碰上集天賦與熱情於一身的小伙子阿瑪迪斯( 湯姆赫斯飾),就成了悲劇的開始。


故事採用倒述法。老態龍鍾的薩里耶大喊莫札特的名字,自殺未遂被送往精神病院。神父來聽薩里耶告解,薩里耶不理他,自顧自地彈著鍵盤,問神父有沒有聽過他寫的曲子,一次、兩次神父都說沒有。薩里耶失望之餘,又彈了一段旋律,神父開心地說有聽過,還興奮地說原來這首曲子是薩里耶寫的。薩里耶臉色一沈,說這是「沃夫岡˙阿瑪迪斯˙莫札特」作的。接著,薩里耶眼神閃爍,開始向神父說一段過去:他謀殺莫札特的經過。

在還沒遇見莫札特之前,薩里耶對他是滿懷憧憬的。薩里耶想見見這個傳說中的音樂神童,然而,第一次會面即是破滅的開始,莫札特只是一個自大又下流的色呸。儘管如此,當他親耳聽到莫札特的音樂,仍不禁心神嚮往、大為折服。

↓ 薩里耶如癡如醉地向神父描述莫札特的音樂

薩里耶不解,為什麼上帝要給這個傲慢自大的年輕人一切才能,但讓自己空有讚美上帝的熱情卻無天賦可用?於是,妒火中燒的薩里耶發誓要向上帝報復,要毀了上帝在地上的代言人-沃夫岡˙阿瑪迪斯˙莫札特。

電影裡的莫札特,有點下流、有點天真,對音樂充滿熱情但不黯世故,他的「招牌笑聲」總是使場面尷尬,他不知道自己的無心之過已經樹敵,但是,這些都掩蓋不了他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。奧皇約瑟夫二世想要莫札特寫一齣德文歌劇,他馬上表明自己腦中已經有譜,不顧眾臣反對,以土耳其後宮為題材,寫出歌劇《後宮誘拐》,熱情奔放溢於言表。

↓《後宮誘拐》最後一段。私以為莫札特的指揮和神情比歌劇還精彩!

薩里耶運用自己的影響力,處處阻礙莫札特的演出。他安插女婢進入莫札特家當耳目,發現他在譜寫當時被禁演的《費加洛婚禮》,見獵心喜的薩里耶馬上告御狀,心急的莫札特向約瑟夫二世解釋:「我的人下流,但我保證我的音樂不下流!」。《費加洛婚禮》雖然順利上演,但約瑟夫二世的一個哈欠,使得後來的表演機會大幅減少。

《唐喬凡尼》上演時,莫札特的父親剛剛去世,這給莫札特很大的影響。欣賞這齣歌劇時,薩里耶驚訝地發現,雖然他父親雷歐波得已經死了,但他依然支配著莫扎特,黑衣武士就是他父親的化身,從地底爬起,回到現世來教訓不長進的莫札特。這時,薩里耶靈光乍現,他終於想到報復上帝的方法了!

↓《唐喬凡尼》。黑衣武士大聲斥責唐喬凡尼,其實影射的就是雷歐波得在教訓莫札特。

儘管莫札特總是在工作、作曲,但不懂開源節流的他(愛參加派對和買華麗假髮),老是存不了錢,使得生活困頓,經濟拮据。因此,莫札特抓住每個能賺錢的機會,彷彿著了魔,日夜不停地工作。

一天夜裡,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斷了他的創作思路,莫札特跑去開門,一個戴著死神面具、穿著黑披風的人映入眼簾,他下重金要莫札特寫一齣安魂曲。黑衣人走了之後,他望著父親的畫像,久久不能自語,他相信這是死神上門討命,安魂曲其實是寫給自己的。

↓薩里耶假扮地獄來的黑衣武士。他向神父興高采烈地講解他的計謀。

此後,精神耗弱的莫札特一聽到敲門聲就心神不寧,遲遲不敢寫完安魂曲,他的老婆史坦絲也因為受不了他的日益瘋癲,帶著兒子離開莫札特。莫札特去岳母家問老婆的下落,史坦絲母親以高分貝斥責莫札特的不務實,害他女兒吃盡苦頭。身心俱疲的他,聽著岳母的怒吼,腦海裡逐漸譜出歌劇《魔笛》中夜后的旋律。

↓《魔笛》中夜后的花腔女高音。畫面與音樂巧面的轉換,莫札特你的想像力真豐富!

莫札特的健康狀態每下愈況,他最後在伴奏時昏倒了。薩里耶帶他回家,從昏迷中醒來的莫札特又聽到砰砰砰的敲門聲,他以為是死神來跟他討安魂曲了,害怕的他要薩里耶代為應付,順便向死神借一點錢。

薩里耶去看門,是劇組來看莫札特,還把約定的一半收入拿給他,希望他開心一點。薩里耶拿了錢去見莫札特,他以為錢是死神給的,薩里耶順水推舟,強調只要他在明天晚上前完成安魂曲,到時候會拿到更多錢,莫札特聽了眼睛一亮,喃喃自語道太快了。薩里耶猶豫一下,問他可不可以幫上忙,莫札特彷彿遇到救星,開心地應允。

薩里耶拿出紙筆,坐在莫札特床前,聽寫莫札特下的指示和哼出的音樂,但他跟不上他行雲流水的思緒,抱頭露出痛苦的表情。莫札特慢下來解釋給他聽,薩里耶露出興奮的笑容,彷彿也聽到上帝的聲音。薩里耶一步一步領著莫札特邁向死亡,但此時此刻,恐怕也是他最接近上帝的時候。

如果還有人懷疑湯姆赫斯只靠那歇斯底里笑聲演莫札特,看到他譜寫安魂曲的模樣,想必也會折服。這段十分精彩,湯姆赫斯八成已經被莫札特附身了,聽他氣若游絲輕聲吟唱,和著樂團和人聲,彷彿一腳已經踏入鬼門關。這果然是他自己的安魂曲阿。

↓《安魂曲》。史坦絲快馬加鞭趕回維也納,配上低音提琴及男聲的雷霆萬鈞。

一夜之後,油盡燈枯的莫札特想要休息一會,抄寫入神的薩里耶卻不捨得停筆,莫札特臉上浮現一抹微笑,要薩里耶原諒他,他以為薩里耶不喜歡他的作品,沒想到他才是最衷心、最熱情的支持者。薩里耶聽到了一定感到很矛盾吧。是的,他愛莫札特的音樂,愛到要置他於死地,而莫札特卻要他的「原諒」?這真的是上帝向他開的最大玩笑。

史坦絲終於帶著兒子回到家了,莫札特躺在床上奄奄一息,史坦絲哭著要丈夫不要再作曲了,把抄好的譜從薩里耶手中搶走,在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爭論不休時,莫札特在病褟嚥下最後一口氣,與世長辭,死時才35歲。可能是礙於防治傳染病,加上經濟狀況不佳,出殯時又下雨,送葬隊伍只送到城門,莫札特被草草掩埋在公墓,無人立碑,後世並不知道他確切的埋骨之地,只有他的音樂永流人間。

演薩里耶的莫瑞亞伯拉罕,其表現可用「出神入化」來形容。他把對莫扎特又恨又愛、讚嘆又不甘心的神情表現得絲絲入扣,每回表情的轉換都恰到好處,觀者能充份感受薩里耶複雜多變又矛盾的心情。這樣內斂的演技,無怪乎當年他能擊敗「阿瑪迪斯」,得到奧斯卡最佳男主角。

湯姆赫斯則把莫札特頑童/神童的形象深植人心。天才似乎都有些瘋狂,阿瑪迪斯的瘋顛卻可愛不討人厭,湯姆赫斯把莫札特對音樂的熱情展現無疑。我覺得他指揮的戲份掌握得很好,手勢體現出樂句什麼地方該強該弱,而且動作一點也不生硬,完全沒讓我察覺到破綻;從他對音樂的描繪和肢體語言,也能看到一個音樂家全心全意灌注其中的神態,彷彿眼前只有音樂,其他什麼都不重要了。

音樂這條路是需要天賦和熱情的,有天賦才有成功的機會,有熱情才能持之以恆、不懈怠。欣賞音樂和電影就不需要那麼辛苦,只要放空自己,用心感受即可。《阿瑪迪斯》是一部好聽又好看的電影,要演技有演技,要劇情有劇情,音樂有莫札特加持,想不喜歡都難。


★電影小檔案
原名:Amadeus
年份:1984
導演:米羅斯佛曼(Milos Forman)
編劇: Peter Shaffer(play & screenplay)
演員:莫瑞亞伯拉罕(F. Murray Abraham)、湯姆赫斯(Tom Hulce) 、
得獎:奧斯卡最佳影片、最佳導演、最佳男主角(F. Murray Abraham得獎,Tom Hulce也被提名)、最佳服裝設計、最佳美術指導、最佳化妝、最佳音效、最佳編劇。其他可參考IMDB網站

★延伸/參考
(1)音樂的家-莫札特:詳細介紹莫札特的一生及其音樂,附歌劇的介紹連結。
(2)電影《阿瑪迪斯》和現實生活中的莫札特
(3)阿瑪迪斯(上)阿瑪迪斯(下)(2)、(3)三篇很多文字一模一樣,不知道到底誰抄誰。作者下了很多功夫詳細比較電影與歷史的異同。

★回味無窮的莫札特招牌笑聲30秒

Share

面壁思過…思什麼過?

國王為什麼要面壁思過呢?且按「繼續閱讀」便可知曉。

面壁思過-11

面壁思過-2

面壁思過-3

面壁思過-4

面壁思過-5

面壁思過-6

 

●後記

 

這就是我每天面臨的難題。每天要睡覺時,我就得想要怎麼卡一個好位置,偏偏國王和小黑都很賴皮,就算被我推開、搖醒,還是很堅持地原地不動,睡在我身上也無所謂……。XD

 

可惡,我要換雙人床啦!

Share

電影是一扇窗 如何開窗操之在我

平心而論,我不是一個非常喜歡看電影的人。去年10月以前,我既不曾看影展,也不會想欣賞所謂的大師作品,最常去電影院看的是好萊塢片,對非主流的小眾電影有一點興趣,但不會特別找片源或到真善美戲院看。比較常看電影,甚至在部落格上寫些心得,是這半年的事情。
 

我最討厭的是上課看電影、交報告。通常這種教學方式都有一個目的,希望藉由影片與上課內容遙相呼應,期待你寫出的報告能抓住該星期的課堂重點。簡單來說,這是有標準答案的,可能是我洞察力不夠,我老是找不到這個答案。

 

念paper要抓住作者想要傳達的意念,fine,但連看電影這麼主觀的事情,也要比照辦理?forget it!

 

不是有一說,創作一旦脫離原作之手,要怎麼解讀作品,就是讀者的事情,原創作者很難干涉或影響讀者怎麼想,讀者能不能看到作者想表達的,也是未知數。電影對我來說,就是這麼一回事。它是一扇窗,至於這扇窗會開出什麼風景,全看我怎麼解讀;我會從那個角度開這扇窗、想/不想開哪一扇窗,又和我的生活經驗、日常所學及主觀意識有關。

 

例如,我看凱薩琳布雷亞的《情慾二重奏》,寫了一篇「《情慾二重奏》婚姻關係裡的男女不平等」,貼在PTT的電影版,有網友借推文給我一些很好的意見,大意是說,性別關係的不平等並非導演批判社會桎梏的原因,性與愛的平等自由與不可分離才是。我看了這段評論後,想了想,嗯,這樣說沒錯,但我的腦袋瓜就是連不起這個概念和電影的關係。

 

再例如,我前幾天看了《凡爾賽拜金女》,也在部落格上寫了「《凡爾賽拜金女》紅顏旁的昏君才是禍首」。我知道路易十六有多無能不是這部戲的重點,但是看完了影片,這個標題就POP的一聲進入我的思考回路,怎麼也擺脫不掉。

 

話說回來,我連女性主義都沒修過,怎麼寫出來的東西都在罵男人阿?哈哈。

 

我看電影想到、想寫的東西,不見得是導演想表達的,除非我被說服了,我不會因此改變我的寫作觀點,因為這些才是「我」想表達的東西。電影只是一個媒介,讓我梳理自己的觀察與思路;甚者,電影讓我發現以前從沒看過、或是視而不見的世界,受到影像的衝擊,進而讓我想從其他管道,認識那個世界和那些人,他們國家的歷史、政治、經濟及文化,個人的生命經驗…等。

 

很任性吧!不過,這才是電影對我的意義,這也是我從來不覺得自己在寫「評論」,充其量是「心得」而已,因為我看過的電影太少、懂得也太少,無法對同一導演的一系列電影做深入的探討,或是評論其拍攝手法、傳達意念是否清晰,我只寫得出我看到的、主觀選擇下的東西。

 

這並不表示我閉門造車,我還是會欣賞別人寫的評論及心得,這也是我認識那個世界的管道之一,觀察其他人怎麼想、怎麼寫也是一件有趣又有益的事情。

 

阿呀,寫個電影心得搞那麼嚴肅幹嘛?反正有空時,還是會繼續看我想看、寫我想寫,就這樣。smile_nerd

 

 

 

Share

《外慾》破壞畫面的亂入:黑髮眼鏡帥哥的誘惑

photo40

當我隨著《外慾》(Facing Window)女主角喬凡娜的目光,偷看對窗的黑髮眼鏡帥哥在更衣時,我腦海裡浮現了一個聲音和畫面。

 
Clark Kent你怎麼還不脫下眼鏡、撕開襯衫,飛出窗外去拯救世界阿?!

  picx_fsen4034815004

 picx_ffen2035234302

 

黑髮,西裝,黑眶眼鏡,高帥挺拔,明明就是穿著緊身衣和紅內褲,老是飛來飛去的超人,Clark Kent阿!(逃)

 

photo37

picx_fsen4034815028

 

所以,《外慾》雖然很好看,值得大書特書,但我怎麼也寫不下去,因為這個畫面一直亂入,讓我哈哈大笑……。XD

 

Share

《牆之魘》談人性與求生

《牆之魘》是一部國片,身為導演的林志儒作了一個很勇敢的選擇,他以50年代的台灣白色恐怖為背景,說了一個關於人性、慾望的故事。說他勇敢,是因以白色恐怖為背景,勢必面臨各方對這類題材的典型「期待」:或是正視/檢視/檢討這段歷史,或是以悲情為訴求。一點也不可惜的是,這部電影並不旨在檢討過去,白色恐怖是這部電影長在地底的根,使故事能夠發生在台灣,但它不是路面上的樹幹及枝葉,人性的幽微與掙扎才是。

我說一點也不可惜,並非說探討這段過去不重要,正好相反,我覺得正視228事件是十分重要的事。但不論基於什麼理由,導演選擇把這段史實在電影中淡化,仍無損於《牆之魘》的精彩。《牆之魘》談人性,用3個十分鮮明的角色:木村、阿義和阿貞。木村(蔭山征彥飾)和阿義(游安順飾)是左派讀書會的成員,木村是精神領袖,但讀書會卻被警備總部的人掃蕩,兩人幸運活下來,阿義把木村藏在家裡的牆內以躲避追捕,阿義不時要到警備總部去「報到」,就這樣過了八年,直到阿義娶了老婆阿貞(黃采儀飾),事情才開始起了變化。

f_1431123_1

木村是被神化的人,但他其實也只是人,而且是活得不像人的男人。他在牆內過著不見天日、衣不庇體的日子長達8年之久,求生是唯一的本能,找到妻子是他活下去的希望。牆縫是他唯一的窗口,也是他窺視的慾望:一個家庭 、一個女人。雖然牆保住了他的命,卻也堵住了他生而為人的價值與希望,因此當他橫跨那道牆,重新梳洗也重新做人時,他自然遵從了他人/性的渴望。

f_1535347_1

阿義是嚮往神的人。他把木村藏在家中土牆內8年,每天照三餐把他當神明供奉,這尊神明不只是神主牌,還會說話開示他,和他同唱國際歌。對阿義來說,牆又代表著什麼?那堵牆不僅是神聖的貢桌,也擋住他自己的罪,因此當他跨越到牆的另一邊,從前為求活命所犯下的罪-背叛同伴-便如潮水般湧來,再加上面對木村的懺悔,他終於看清以前視而不見的真相:原來心目中的偶像也和他一樣,只是一個罪人而已,理想也只是幻想。所以,當理想徹底破滅後,當失手殺了木村後,他精神分裂了,一個是他自己,一個是心目中的木村。

picx_fwtw3980307102

阿貞無疑有著善良質樸的個性,但電影裡的她是令人費解的。幫木村梳洗時要他轉身,也許是一時嘴快,第一次和木村發生性關係時那個猶豫的擁抱,也許是一種母性的表現,但當她意識到牆縫裡的窺視,為什麼脫下衣服、正面對著牆壁讓他看個夠呢?也許,那個擁抱除了有同情,還混雜著對「先生」的景仰,是否也是對慾望的屈服?那為什麼有時候吃飯時阿貞不坐在椅子上,選擇坐在牆縫看不到的門延?是因為猶豫掙扎?可能礙於影片長度,電影較少著墨在阿貞情與慾,有一點可惜。

隨著影片最後的揭密,這三人錯綜複雜的關係終於講清楚、說明白。這一切都是人性:阿義的背叛同伴是為了活下來,木村的背叛阿義是為了活得像個(男)人,阿貞的不貞,該怎麼描述呢?老實說我不太清楚。

f_1556111_1

f_1559845_1

直到我去電影院觀賞的那天(3/12)為止,本片的票房只有一萬元,真的挺慘淡。這是一個好看的故事,拍得也不差,那為什麼票房這麼糟糕呢?我想,除了宣傳問題(這和錢有關,錢又和台灣電影生態有關…,非本段重點,在此不贅述),這和台灣看電影的觀眾有關,不是素質關係,是觀眾對國片的刻板印象。

台灣觀眾對國片的刻板印象是什麼?國片等於小製作的文藝愛情、搞笑喜劇、難懂的藝術電影、寫實紀錄片的最大公約數。像《牆之魘》這類灰色的電影若是舶來品,在台灣是有市場的(雖然可能也是小眾),但觀眾對國片的預期心理,使得有興趣的潛在觀眾,不會意識到進電影院看《牆之魘》也是選項之一,造成《牆之魘》的票房先天不足,後天更嚴重失調。如果同樣的題材和類似的情節,場景換到義大利或德國,白色恐怖換成秘密警察,演員說的是外國話而不是台語,導演在國際上有名一點,那在台灣的票房少說也幾十萬吧。

《牆之魘》全片沒有大牌明星,但個個演技精湛到位,場景也幾乎看不到50年代的台灣大批古早建築,大部份都以那面牆為中心,但我還是推薦《牆之魘》,不是因為我們應該支持國片,而是因為我真心覺得這是一部值得花兩百元,到電影院細細品嘗的電影。




★電影小檔案

年份:2007

出品國:台灣

語言:普通話、河洛話、日語

導演:林志儒

編劇:吳振綱、黃淑稜、吳洛纓

演員:游安順、黃采儀、蔭山征彥

得獎:金馬獎最佳攝影、最佳燈光,南方影展最佳劇情片,印度國際電影節金孔雀大獎。

★延伸 閱讀

《牆之魘》的部落格→影片介紹、劇照及評論的蒐集。

[國片很好看] 幽微人性的描述–牆之魘(上)/ 阿潑→十分精彩、深入簡出的評論。

[國片很好看] 幽微人性的描述–牆之魘(下)/ 阿潑


Share

《凡爾賽拜金女》紅顏旁的昏君才是禍首

px_fmen4042272001

這部電影並非描述法國的宮廷鬥爭史,如果想從這部片看到政治權謀、宮廷鬥爭或是後宮的爾虞我詐,那九成九一定會失望。這部片的英文名是「Marie Antoinette」,顧名思義,是描述法國路易十六的皇后瑪麗安東妮(Kristen Dunst 飾)的一生。

 

電影從瑪麗本人出發,敘述她夾在法、奧兩國的政治聯姻下,個性逐漸被宮廷裡的繁文縟節淹沒,和丈夫圓不了房,不僅成為宮廷內茶餘飯後的話題,更因此沒能鞏固母國奧地利及自己在法國的地位。於是,灰心喪志的瑪麗安東妮,唯一能做的事情,就是沈迷於錦衣玉食、賭博及派對,和宮廷夫人們鎮日狂歡,直到她生下女兒,才回歸本性,離開凡爾賽宮,過著田園般的生活。

 

許多人對瑪麗皇后的刻板印象是揮霍拜金、不知民間疾苦,她最有名的一句話就是:「沒有麵包吃,那就吃蛋糕阿!」事實上,這句話到底是不是出於瑪麗皇后之口,根本沒有史料依據。這部片為瑪麗的揮霍無知提供了另一個角度的解釋,她的揮霍並非本性,而是時代背景及個人生命經驗的反照而已。

 

14歲從奧地利嫁到法國,15歲成為太子妃,19歲晉升為法國皇后,24歲成為母親,37歲被送上斷頭臺。瑪麗安東妮的一生短暫又傳奇,她的個性天真率直,她不喜歡凡爾賽宮的繁文縟節,但身負聯姻重任的她也無可奈何。雖貴為奧地利的公主,法國的太子妃及皇后,但並沒有掌握自己生命的能力,嫁到法國是女皇母親的精心安排,被送上斷頭臺是法國人民的決定。她只能隨著大時代的潮流,隨波逐流,最後慘遭斷頭,實在是因碰上法國大革命,生不逢時而已。

picx_fmen4042272017

picx_fmen4042272016

影片運用很多重複三、四次的場景,來強化瑪麗皇后的無奈/無聊的心情。更衣、洞房、吃早餐、派對,都可以看出這個宮廷的「荒謬性」(瑪麗自己也這樣說的),吃早餐這一幕,尤其可以看出她和丈夫有多麼沒話聊。從欣賞好看的歌劇,不顧宮廷禮節高興地拍手,其他人心有所感跟著起舞,到後來她民心盡失,一樣欣賞歌劇,一樣是拍手卻無人跟隨。瑪麗皇后並沒有變,變的是她身處的大環境。

 

看得出來,導演蘇菲亞柯波拉試圖替瑪麗皇后說一些好話,有替她平反的意味。瑪麗皇后的名言:「沒有麵包吃?那吃蛋糕啊!」在這部片也有了新解,片中的瑪麗皇后面對宮外的流言,正色說道:「我才不會說這樣的話」。的確,團結的秘訣就是塑造出共同的敵人,瑪麗皇后的「名言」有可能是革命人士為製造團結氣氛所杜撰出來的,畢竟,從來沒有記載表明瑪麗皇后說過這句話,若是有心人士的杜撰,也不無可能。片中對於她後來叫珠寶商不要送鑽石進凡爾賽宮,除了傳達出奢侈品對於瑪麗來說是可有可無的,可能也是導演對鑽石項鍊事件的觀點。(註一) 

picx_fmen4042272019

picx_fmen4042272018

不分歐洲亞洲,每個朝代的滅亡,總是有「紅顏禍水」一說,但鮮少有人檢視紅顏旁的昏君。因此,看這部影片時,我印象最深的反而不是片中的華服美鞋,而是國王路易十六(Jason Schwartzman飾),老實說,法國有這樣的國王,波旁王朝不滅也難。路易十六,愛打鎖、喜好打獵、沒有主見,看他對瑪麗安東妮「性」趣缺缺,我一度懷疑他是不是Gay。不過,他的性傾向和治國能力無關,一個成天喜歡打鎖、打獵,遇到國事時不曾深思熟慮,就聽信旁人金援美國獨立戰爭的建議,又在國庫空虛時堅持己見,這個國家不崩毀、人民不挨餓、不起來革命才奇怪!

 

話說回來,美國的獨立成功和法國國王的愚蠢密不可分,這倒是我從來沒想到的事情,挺有趣的歷史因緣。 

 

電影並沒有演到瑪麗皇后上斷頭臺,只在最後一幕呈現出她和丈夫共同生活、破敗的凡爾賽寢宮,和革命前的奢華相比,對我來說顯得格外震撼。

 

要說這部片令我覺得不太對頭的地方,大概是講法國末代皇后的故事,竟然全程用英文發音,只偶爾一兩句法語貫穿其中,讓我有些認知不協調。很多人對影片的音樂很感冒,因為講18世紀的故事竟然用了部分現代音樂,對此我倒沒有太多意見,因為我對各時代的音樂類型一無所知,對哪種類型電影該配那個時代的音樂,也沒什麼堅持,所以我根本沒覺得哪裡不對勁,倒是覺得配樂還挺合整部影片的調性。

 

如果導演想要透過電影,以另一種歷史視野替瑪麗安東妮平反,說一些好話,我覺得她做到了。至少我看完這部電影,不禁替風華絕代的瑪麗皇后心生同情。

 picx_fmen4042272012

 

註一:鑽石項鍊事件讓瑪麗皇后的奢侈形象深植民心,雖然事後證實是旁人的陰謀捏造,但仍導致瑪麗皇后的民心盡失,是法國大革命的引爆點之一。

 


★電影小檔案

原名:Marie Antoinette

原著:Marie Antoinette: The Journey / Antonia Fraser

年份:2006

編劇:蘇菲亞科波拉 Sofia Coppola

導演:蘇菲亞科波拉 Sofia Coppola

出品國:USA

語言:英語

演員:克絲汀鄧斯特 Kirsten Dunst、傑森薛茲曼Jason Schwartzman

 

★延伸閱讀

瑪麗.安東妮德(Marie-Antoinette)法國史上最美麗的皇后/ 雅慧

Marie Antoinette / 馬康多(Macondo)

瑪莉皇后與女皇母親的二三事 / odyssey2001

Marie Antoinette / wikipedia

Share